冯菊芬:坚贞不屈励丹心

发布时间:2019-07-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 锐 唐梦玲    

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陈列的众多烈士遗像中,有一位名叫冯菊芬,她是东海县白塔埠地区最早的女党员。

1928年春,冯菊芬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冯菊芬在家乡积极从事反封建的宣传活动,发起妇女解放运动,成立“白塔埠地区妇女联合会”。在她的带动下,本家族中的十几个姐妹纷纷剪发放足,在当地产生巨大影响。

1929年10月,地下党委派冯菊芬到上海工作,她的公开身份是一名饭店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负责掩护住在那里的共产党领导人的安全,她多次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不久,由于叛徒的出卖,冯菊芬被抓进浦滨警察局,审讯她的敌人说有人举报她是共产党员,冯菊芬说:“谁举报的?谁能证明?叫他来当面见我。”敌人气急败坏地说:“那你就等着瞧!”不一会,进来一个腰间别着手枪的人,冯菊芬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丈夫张鉴堂。张鉴堂对冯菊芬劝降道:“你就坦白承认了吧,只要承认是共党,就能放你回家,我们再好好过日子。”

冯菊芬气得咬牙切齿,破口大骂,直接宣告与这个叛徒丈夫决裂。几天后,经过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全力营救,冯菊芬被成功释放。

1930年夏天,冯菊芬由李超时夫妇介绍与刘瑞龙(化名李也萍)相识,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随后,中共江苏省委指令冯菊芬赴南京担负掩护南京军委的工作,冯菊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受命。临行前,冯菊芬改名“冯爱萍”。

1930年9月,冯菊芬组织参与一次革命行动,准备袭击国民党反动派重要机关。在计划将要实施时,由于叛徒出卖告密,包括冯菊芬在内的一百余人被反动派抓捕,关押在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在关押期间,冯菊芬受尽反动派的摧残和折磨。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始终没有动摇冯菊芬的坚强意志,她对党组织的秘密守口如瓶。恼羞成怒的反动派将包括冯菊芬在内的100余人押往雨花台进行集体屠杀,制造出骇人听闻的惨案。

临刑前,被带到雨花台的冯菊芬忽然对敌人说:“松开,我有话说。”敌人以为她怕死要交代些什么,就下令解开她的刑具,当敌人为她松绑的时候,冯菊芬猛然冲到反动军官面前,连打了那人几个耳光,大骂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人民、卖国求荣。这时,敌人的机枪响了,年仅21岁的冯菊芬倒在血泊中,英勇就义。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952年12月,冯菊芬的丈夫、时任中央农牧渔业部副部长的刘瑞龙来南京雨花台凭吊冯菊芬,他吟诗一首,表示对爱人的深切怀念,诗曰:

浦滨握别未六旬,噩耗惊传石头城。

互勉忠荩非虚约,临危不忘自许名。

慷慨就义全大节,坚贞不屈励丹心。

大地回春酬宿愿,九州解放慰平生。

(作者单位:东海县安峰山烈士陵园管理处)

责任编辑:朱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