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好宣传思想“工作餐”

发布时间:2019-07-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薛金林    

对于宣传思想工作而言,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明确的立场;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展现蓬勃生机。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巧妙融入地域文化,精心制作“三餐”,补“钙”壮“骨”,守正创新,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合力。

配制“精神餐”,推动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用新思想定向领航,是宣传思想工作最根本的政治任务、最重要的政治责任。2018年,姜堰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通过多形式、广范围、深领域的理论宣讲、矛盾协调、问题化解,让新风行动成为运送“精神食粮”的“大篷车”,让广大基层群众在活动中学习、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在“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的基础上,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百姓名嘴”“行走的课堂”等平台优势,常态化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近百场次,编印发放新思想应知应会“口袋书”,探索“理论+文艺”等宣讲方式,多层次推进、多形式解读,使理论宣传既原汁原味又通俗易懂。

巧制“文化餐”,宣“船”为媒展示姜堰人文之魅

我们以溱潼会船为“原材料”,巧制“文化大餐”,在“船”承中讲好姜堰故事。每年会船节期间,我们都要在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大平台进行宣传推介,今年更是吸引来人民日报APP现场直播、ZAKER六城大联播、5G云直播、抖音短视频互动,网民参与800多万人次。借助移动传播平台,加入创新思维“佐料”,开展以弘扬生态、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姜堰微表情·城市新流行”微信表情包征集活动。依托天目山商周遗址,投资15亿元的天目山石刻文化项目,被列入全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项目。通过举办会船节、湿地生态旅游节、万朵茶花观赏节等,新时代的姜堰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精制“家常餐”,在增强“四力”中凸显为民惠民

2018年底,一则姜堰华脉光电项目荣获泰州市首批“骏马奖”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投资10亿元的江苏华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从项目签约到土地挂牌,再到厂房施工、产品下线,仅用了243天,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新纪录。这离不开全区上下的通力协作,也倾注着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我们宣传工作者在服务项目建设、解决百姓难题的过程中挨家挨户走访、耐心细致宣讲政策,用真心真情化解各类矛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老百姓的高度赞许。什么是“家常餐”?像这样,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适合群众“口味”、解决群众之急的,就是群众需要的“家常餐”。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姜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冷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