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讲好秦淮故事

发布时间:2019-07-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何素玉    

秦淮区地处南京中心城区,这里是美丽古都的精华所在,创新名城的核心区域。坐拥“天下文枢”夫子庙、桨声灯影秦淮河、第一瓮城中华门等享誉中外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南京主城唯一可供成片开发的片区南部新城,被称作“特而精、最南京、最文化”的地方。秦淮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牢牢把握“守正创新”实践要求,坚持守信仰、守阵地、守底线、守精神家园,不断创亮点、创特色、创品牌、创工作新局面,以构筑“三个高地”为总目标,以“讲好秦淮故事”为总抓手,谋篇布局做好“四篇文章”。

做好“虚功实做”的文章

借鉴经济工作方法,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要求,精细分解工作目标,明确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每周研究推进、每月对账销号、每季点评得失、年底刚性考核,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脱虚向实。

打造理论武装的“秦淮头条”。着力打造区委中心组“新视野讲坛”、区机关“勤廉学堂”、街道系统“书记讲堂”,市民群众“道德讲堂”,构筑起覆盖全区的四级理论宣讲阵地,选优配强区委宣讲团和基层宣讲团两支队伍,大力开展对象化、差异化、菜单式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积极破题属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对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邀请网红思政名师徐川为全区百名思政课教师授课,分享经验、交流互动。召开校地座谈会,达成共设“川流不息”思政课工作室、共建区融媒体中心、共享思政公开课资源、共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等多项实质性成果,为推动校地意识形态工作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责任共担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老酒新酿”的文章

转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在推陈出新上动脑筋出实招。

一是老经典赋予新内涵。成立“秦淮文化艺术研究院”,系统梳理秦淮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精神标识,形成“1+4”故事线,即:以秦淮河、明城墙“一城一河”为核,科举文化、报恩文化、非遗文化、郑和文化为支撑,弘扬蕴含其中的为国求贤、感恩报国、工匠精神、和平发展等精神,应用到核心价值观的秦淮表达、老城南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秦淮故事”系列小说文学创作、“秦淮礼物”文创产品开发、“夜泊秦淮”文化主题酒店建设等各方面。二是老品牌点燃新活力。推动秦淮灯会品牌化、国际化、产业化。今年与西安联动举办双城灯会,首次实现“双城、全城、多点”亮灯;此外,今年的灯会还首次推出灯会原创主题曲,首次发布灯会大数据,甚至走出国门,远赴多伦多,在国外举办秦淮灯会。三是老课题焕发新魅力。打破主题教育就是听报告、看展览的老套路,发展成绩请人民评判,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先后举办“喜迎十九大”“辉煌40年”“致敬70年”三个“万人看秦淮”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社区群众、两代表一委员、文化名人、国际友人、媒体记者等各界人士5万人次,实地参观秦淮建设发展成果,感受秦淮之变、发现秦淮之美。

做好“小中见大”的文章

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出一批小微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群众关切。

小转角发挥大功能。破解公共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用产业思维做事业,活化利用街头转角有故事的小微空间,建设融地域文化展示、全民阅读、资讯查询、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驿站,打造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目前已建成58处,今年底将建成100处。

小视频实现大传播。围绕“我们的节日”、科举博物馆申报全国十大精品展等主题,策划制作现象级快闪产品,全网总阅读量超10亿次。制作推出“美丽秦淮我的家”系列短视频,用受众思维、镜头语言,向市民群众汇报秦淮民生建设成果,阅读量50万+,点赞量过万。

小评论讲清大道理。在“秦淮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微言堂”,邀请百姓名嘴、资深专家,每周一评,区委书记亲自参与,逢重要讲话、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必发声,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做好“从无到有”的文章

结合“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两个国字号品牌创建,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由省委宣传部授牌、省市区校共建的江苏网络文学谷运营不到9个月,就入驻知名网络作家23位,引进网文企业12家,推出《长干里》等现实题材精品,集聚全省60%的网文平台,贡献全省80%的网文产出。“网络文学书店”“网络文学客栈”等一揽子项目正在加速推进,目标是打造中国网络文学精品生产高地、中国泛娱乐产业发展策源高地。当前,秦淮区委宣传部正策划推出体现城市记忆的大型全域旅游创新集成项目,以城市为舞台,联动景区街区园区及文博场馆,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移动影像和沉浸式体验,讲述史诗般的城市故事。同时,布局建设小剧场群,让戏剧重生在秦淮河畔;推进秦淮故事系列影视化,加快大型纪录片《秦淮河》后期制作,力争在央视重要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秦淮将面向世界,用心用情讲好秦淮故事,让诗与远方在秦淮这个最有故事的地方美好邂逅。

人间正道是沧桑,基层创新天地宽。秦淮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契机,守正不渝,创新不止,交出一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质量答卷。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冷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