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反对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不良风气,1941年春,在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全党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强调要“实事求是”,必须摸清中国的国情,所以他重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1942年2月起,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长的张闻天带队到陕北和晋西北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史称“晋陕调查”。
在为期近13个月的调查中,张闻天率领“延安农村调查团”先后在陕北的神府县、晋西北的兴县、米脂县杨家沟和绥德地区进行蹲点调查,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在神府地区的调查为我党的调查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党此后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在神府期间,调查团共分成四个组,调查了神府县八个自然村。调查的内容涉及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等各个方面。张闻天主抓贺家川的调查。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调查,4月初,调查团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统筹整理,最后由张闻天负责写成调研报告,即《贺家川八个自然村的调查》。除这份调查报告以外,张闻天还在这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神府调查经验谈》等重要文章。在这些成果中,张闻天明确了调研的立场与初衷,并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调研方法。
明确了调查的立场问题。张闻天提出“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群众”。他认为,由于我党的一些干部长期脱离群众,不能从群众那里获得真实情况,导致“党八股”在党内盛行。群众因此对党的工作不满意,群众所想的与党所掌握的不一致,这是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落实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深入到农村,面对面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群众的现实状况,这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的基础上,明确党的任务,检查党的工作,从而为我们党制定政策寻找依据。就如张闻天所认定的,“只要我们把老百姓的情形了解清楚,那么我们的政策及办法,会更加实际。”为了调查的真实性,他化名为张晋西。整个调查中,农民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称他为张团长或者老张,很乐意和他交谈。
确定了调查研究的重心。他指出,调查研究的重心应该是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认为明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在这两者之上形成的社会状况是调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问题,接下来的工作才能有章可循。张闻天批评那种高谈阔论,只重视农村政治工作而忽视经济工作的作风,指出这种作风是导致我们党脱离群众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普通的东西但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是老百姓身边最常见的东西,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东西,而忽视这些东西就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张闻天还着重强调了农村地区的阶级关系问题,他认为不明确农村的阶级状况就不能正确地执行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必须熟知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了解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明确自己的阶级立场,从而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出调查方法的建设性观点。关于调查对象的选择问题,张闻天在神府调查中总结出了典型调查法。他提出,搞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到具体的事物和个人。然而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调查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调查所有的事物,因此必须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者,即典型。张闻天认为,典型调查法能够使调查研究更加具体透彻,更易于掌握事物运动规律的普遍性,从而为我们认识其他事物提供了指导原则。此外,张闻天还从细节方面对调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他提出的不能把调查对象与其所处的环境割裂开来、重视书面材料减少记忆偏差、利用调查对象的矛盾并对矛盾双方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尽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等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调查研究工作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总结出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关于材料的研究与运用方面,他提出,分析务必要层层递进,深入细致。分析一个村庄,要从分析这个村庄的家庭入手,而分析一个家庭则首先要分析家庭的生产、生活等各种情况,就是对于生产、生活情况也还可以作进一步分析。在张闻天看来,分析的方法可以使调查者更具体深入地了解调查对象,分析是将对调查对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必要步骤,是从整体到部分、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关于综合的方法,张闻天认为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事物整体的运动规律,而综合是从部分回到整体,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经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还是静止的、孤立的,只有在分析之后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才能窥探事物的全貌,归纳出事物间的普遍性。将一个村庄的家庭综合起来可以了解这个村庄的规模,将一个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综合起来可以了解这个家庭的阶级成分,将不同阶级成分的家庭综合起来又可以窥探整个村庄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张闻天还提出分析和综合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不断进行,否则就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经不起考验的。
在神府调查经验的指导下,张闻天又率领调查团完成了对兴县、米脂县部分地区的考察,并完成了《晋西北兴县二区十四个村的土地问题研究(报告大纲)》《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等重要的调查研究成果。回到延安后,张闻天在对这次调查进行反思和整理的基础上写成了《出发归来记》。全文共分成10个部分,内容涵盖对这次调查的经验总结、方法归纳和心得体会等。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我党关于调查研究的典范性著作,对我们党此后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深入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才能保证我们党的决策不错误和领导有力量,才能使我党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我们要努力学习张闻天同志在神府调查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充分借鉴张闻天同志所总结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人民需求和向往,使党永远立于时代潮头。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