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答好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答卷

发布时间:2019-09-1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韦洪涛    

徐州市铜山区主动适应新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深刻变化,把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抓住融介质、融功能、融人才三个重点,打造出包容城区乡村、兼容传媒服务、全面融合发展的铜山特色。

流程再造、移动优先,融介质。发挥媒体融合乘法效应,必须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整合媒介资源。按照“能融尽融”的原则,整合区内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媒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媒体互通,搭建内容、形式、载体多元化融合传播体系。实施流程再造。引入优质传媒外援,集中力量打造“中央厨房”,发挥“大脑中枢”作用,统筹宣传任务、策划重大选题、优化采编力量,实现资讯发布“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媒覆盖”。坚持移动优先。根据群众需求和阅览习惯,策划采编生产图文、视频、动漫、抖音、直播等有深度、有力度、本土化的原创新闻产品。打造“铜心圆”手机客户端,推出真实有效、及时实用的便民服务资讯,让群众感兴趣、易接受、真喜欢、真点赞,成为“指尖上的宣传服务中心”。

按需供菜、服务为本,融功能。按照“黏着受众走、推着工作转、跟着民生跑”思路,拓展融媒体中心服务功能。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平台。探索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心工作,为群众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社保办理、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构建“新闻+民生”信息综合体。整合市政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生活信息,开展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借助移动客户端,建设“指尖”平台,设立文明播报、点单服务、群众点评等栏目,实现文明实践“全区一张网”。推进“新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影视演艺、直播策划、创意推广等线上线下服务,并拓展到电商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组织“看铜山、话‘镇’兴”活动,通过全媒体宣传、新媒体直播、融媒体推介,打造马集、倪园、紫山等一批“网红村庄”,助推美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政策创新、机制改革,融人才。媒体融合发展,核心是思想融入、技能融通、人才融汇。针对人员年龄老化、活力不足、业务不精等现有突出问题,在选优配强融媒体中心领导班子基础上,铜山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政治意识和业务素质。利用存量编制,采取自主招聘、自定薪酬的灵活政策,公开招聘和引进一批内容生产、产业运营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急需人才,并加强系统培训,提升融媒体认识和技能。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力。全员绩效考核,中层管理人员公开竞岗、基层员工双向选岗等改革新举措,打破了人员身份界限,并通过一把尺子量人才、评业绩, “同岗同责、同工同酬、优劳优酬”,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老问题,打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铜山融媒体人才高地。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铜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臧金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