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辞赋书写大美中华

发布时间:2019-09-1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王林军    

由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孙晓云书写的《中国赋》在第九届江苏书展正式发布。该书以酣畅淋漓的行书呈现气势恢宏的辞赋佳作,主题宏阔,结构雄伟,内容经典,书法优美,在第九届江苏书展上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传统文化和书法爱好者的追崇捧读。

“一代文学”,锦绣为质

赋是我国古代文体之一,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体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其文学风格雄大壮阔,气象万千,是最能代表汉文化的文学体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体。

赋的内容包罗万象,意蕴深厚,体物而浏亮;形式上不歌而诵,礼乐诗教相传,成为后代文学之母体。论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近代学者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胜”说概括得最为精到。楚骚汉赋,六代骈语,唐诗宋词元曲,代代传诵,成为历朝之经典文体。汉赋无疑是文学发展史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亮丽风景,是奠定汉文学基石和传递汉文化基因的“一代文学”。

汉赋的一大特点是修辞璀璨,文句华丽,罗列类比,极尽铺陈,故此又被称为“大赋”。从字源分析中国古代之审美标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古典审美之重要特征即以大为美,汉赋因其大而美。

汉代司马相如以其《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多篇代表赋作而成为汉赋创作的“一代宗师”,鲁迅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可见其文学史地位。记录西汉杂史轶事的《西京杂记》中提到相如语录:“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概括了汉大赋的文体美学特征。

司马相如与扬雄、班固、张衡并称为汉赋四大家,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传世多篇大赋,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标志着汉大赋内容与风格的成熟。“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家之迹也。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甘泉赋》《两都赋》《二京赋》这些锦绣文章或描摹万物,或直抒壮志,弘丽温雅,文采斐然,以宏大的叙事风格体现出汉朝开疆辟域蒸蒸日上的时代风貌,领一代文风之先。

美丽中国,盛世画卷

《中国赋》收录了反映我国自然、历史、人文精粹的历代辞赋以及展现社会发展、讴歌时代新气象的当代佳制共30篇。

全书共设五章,江山多娇从自然角度勾勒神州大地峻美山川,华夏都邑着眼人文描摹历朝繁荣都会,宇殿楼阁特写宫室台榭地标景观,四时物候综述华夏子民万代生息,东方奇迹贯通古今展现人民智慧,章节分类视野开阔,体国经野,层次分明。

书中所收辞赋多为历代名家名篇,或描绘巍巍华夏的壮丽河山,如郭璞《江赋》、苏轼《赤壁赋》等;或记录我国历代繁华景象,如左思《三都赋》、乾隆《盛京赋》等;或讴歌宅兹中国灿烂文明,如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李白《明堂赋》等;或书写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如欧阳修《秋声赋》、方苞《七夕赋》等;或赞颂先民的工程杰作,如陆参《长城赋》、何咸宜《都江堰赋》等。其中不乏当代精品,如饶宗颐《宋王台赋》、金庸《香港赋》等;也有新人力作,体现新时代社会发展风貌,如王思豪《中国大运河赋》。

诚如本书主编中国辞赋学会会长许结教授序言中所概括,这些赋作修辞美、结构美、图像美,“无论是江山胜迹、都市朝会、游猎藉田、郊祀百戏、还是殿台楼阁、园林物态、言志怀古,都是历史上中国形象的写照”。打开本书,如同展开一幅美丽中国的盛世画卷,充分展现巍巍中华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文化经典,书以载道

为便于读者鉴赏这些优美辞赋,全书在体例上前设解题,对作者和作品进行简要评述;后置注释,对赋作内容疑难生涩处进行释读。最具特色的是全书由著名书法家孙晓云以优美的行书写就。

金陵女书家孙晓云,自幼受到温润而富有江南气息的家学浸润,三岁执笔,习书六十载,笔精墨妙,韵浓情真。美术史论家马鸿增评价她的书风“雅致而又不失大气,饱蕴着淡雅的情怀和严谨的法度,乃至达到法书、经典的层次。”

她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作为党的十七、十八、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她不忘初心,牢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将自己定位为一位书法实践者,视书法为自己的“女红”。为传统经典书法的承传,她笔耕不辍用力甚勤,其书论代表作《书法有法》畅销十余年,版权输出至日本、韩国,繁体版输出至台湾地区。近年她陆续书写了“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系列作品,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历代家规家训选》。这些作品皆以楷书写就,为广大读者尤其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国学的范本,让大家在欣赏精美书法艺术的同时,领会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实为当代书坛之功德美事。

孙晓云书《中国赋》选取了适合表达赋体恢宏铺陈特点的行书,其笔法灵动秀劲,自然天成,历时三月于己亥端午书毕,笔下矫若惊龙,颇有二王特质,空栏处压“未了斋”“女红”“与古为新”等闲章可见书家心志。书法以原大仿真影印出版,纸质手感如案卷拂面,整体造型端庄大气,设计精致古朴典雅,力求为读者营造诵读经典的书香墨趣氛围。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中国赋》在选题定位、内容主题、呈现形式上紧扣主题,书法作品与辞赋文本交相辉映,奇文共赏。全书书写大美中华,直抒文化自信,既为激扬爱国情怀的献礼之作,亦不失为“兴文化”的积极尝试之作。

(作者系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陈伟龄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