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对全年宣传教育活动提早谋划、超前部署、科学统筹、长效推进,在全县上下积极营造同唱祖国好、奋进新时代的浓厚氛围。
理论语言与乡音俚语相融合,增强理论宣传的亲和力。以“晶都理论讲坛”为平台,优选50余名专家学者以论坛、讲堂、主题研讨等形式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伟大的发展历程。创新打造晶都理论宣讲“快车”、城区“发车”、乡村“设站”三级联动,实现宣讲团成员与基层百姓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精选苏北琴书、东海吕剧等特色文艺团体组建新时代东海文艺“轻骑兵”,以乡音俚语讲好时代发展新故事、百姓生活新变迁,用语言共振引发心灵共鸣。
典型引领与基层互动相融合,放大典型宣传的推动力。以建设东海好人馆、举办道德模范在身边、“最美人物”进讲堂等多种形式,大力选树与学习宣传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谢芳丽、全国最美养路工任同昌、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陈继祥等“东海好人”群体。深入开展“晶都70年70人”“感动东海十大人物”“东海新人新事”“最美东海人”等典型评选,通过群众选、群众评、群众议,使得优秀群体更显可信、可亲、可感,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面推进与分类施教相融合,拓展社会宣传的辐射力。在全县开展社会各界同升国旗仪式,共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分众化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红色故事宣讲,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岗位竞赛,在青年团员中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寻访,在妇女同胞中开展“礼赞新中国 巾帼立新功”系列沙龙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等,激发广大干群爱党、爱国、爱家乡的赤子情怀。
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相融合,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组织优秀记者下基层,蹲点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开展冒热气、接地气、有人气的主题采访。在主流媒体上开设“我和祖国共成长”“70年我见证”等专题专栏,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利用“报、台、网、微、端、屏”立体式宣传矩阵优势,依托“晶都微联盟”“福如东海365”等新兴平台,举办“晶彩东海 福如东海”“晶都与祖国同行”“我心中的祖国”“诗意晶都 最美风景线”等微视频大赛、抖音比赛及快闪活动150余场,引导青年群体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品牌打造与长效推进相融合,彰显文艺宣传的感染力。充分发挥境内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安峰山红色文化涵养”“东海少儿版画育人”“朱自清小荷文化润心”“农家书屋进农家”农民耕读文化等十个具有浓郁地域气息的特色文化品牌,组织承办全省“童心里的色彩”儿童画大赛,开展“晶都党旗红”大合唱比赛、朱自清美文朗读等特色文化活动160余场,创作编排大型红色吕剧《英雄之铭》,成功获得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通过品牌建设,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基层干事创业、开拓创新、奋进新时代的工作热情。
(作者系中共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臧金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