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讲中放大“老书记+”效应

发布时间:2019-11-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黄 萱    

“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在苏州相城区黄桥街道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老书记”理论宣讲队。这些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老书记、老干部、老党员,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口碑,将党的理论政策以群众听得懂、记得牢、悟得透的方式宣讲,让内容更接地气、形式更受欢迎,不断放大“老书记+”效应,营造“众说众学”浓厚氛围。

“三化”助推“老书记+”升温增效

为更好地发挥“老书记”理论宣讲队作用,黄桥街道注重培育队伍“亲民化”、内容“菜单化”、宣讲“灵活化”。

活动前,“老书记”理论宣讲队成员精心备课,街道派驻联络员做好人员组织、旁听评估和主题更新的沟通。宣讲中,以“生动讲”,增强群众认同感;以“互动讲”,将理论宣讲与民意收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增强受众体验感;以“机动讲”,让宣讲走进村、社区、企业、书场、学校,增强理论获得感;以“带动讲”,让老书记携手年轻党员开展“师徒结对”、共同宣讲,增强宣讲使命感。

“12345”助推“老书记+”落地见效

“老书记”们用宣讲编织起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更通过为村民解决一件件小事中,彰显理论力量,推动宣讲落地见效。

作为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张祥元在2012年就在占上村成立了老书记工作室,退休的村书记轮流值班接待村民来访,不仅承担起政策法规宣传员、党建工作协管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五员”工作,为群众解难题达百余次,更将实践反哺理论,总结出“12345”工作法融入理论宣讲。

“一颗为民初心”贴近基层群众,宣讲党的理论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两只手”,抓好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三盆水”,“冲头、冲手、冲脚”,做到提神醒脑、有定力;做好思想、工作、生活、作风上的“四个实”;《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爱的奉献》《好人一生平安》,唱响党员信念与追求的“五首歌”。就这样,“老书记”们育人先育己,带动一方群众展开学习。

“传帮带”助推“老书记+”常态长效

讲前“选题、备课、排课”,讲中“旁听、研讨、交流”,讲后“总结、评估、反馈”。在黄桥街道“老书记”宣讲全过程中,总有一批年轻人的身影。从联络员到宣讲员,他们在“老书记”传帮带下学会了用“12345”工作法做好本职工作。“基层宣讲工作虽然平凡,却教会我作为党员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在社区理论宣讲上,木巷村年轻党员尤洁分享了入党初心和工作感悟。

如今,在黄桥街道年轻的宣讲员已成长为“百姓名嘴”理论宣讲骨干,他们走进更多百姓身边,通过演讲、评弹、小戏等不同宣讲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