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理论学习 推动实践转化

发布时间:2019-11-1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徐 腾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和全国各地理论武装战线工作的主线和首要任务,就是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聚焦明理明道,持续深化理论学习

做到新思想入心入脑、落地生根,学习是前提。这需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持续深化学习教育。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主业主课。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优化课程体系。党校、高校等思想教育系统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切实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完善教材体系。在用好原著原文教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编写教材,为新思想体系进课堂提供基本遵循。四是改进话语体系。要善于将理论话语转换为大众话语,既对新思想内容进行精准归纳总结,把握精神实质,又对教育对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贴近百姓情感所需、疑惑所在和利益所求,实现抽象理论的具象化。

聚焦入脑入心,持续深化宣传普及

理论宣传的首要任务是让思想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这需要整合和集聚各类宣传资源,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同向发力、协同用力,做强理论宣传矩阵。一是做活理论宣传。让理论与舆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整合“报、台、网、微、端、屏”等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新应用、新工具、新平台,推动各级各类媒体抓好内容策划、选题设置,综合运用多种栏目形式、节目形态,同向发力、协同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流舆论矩阵。二是强化基层宣讲。适应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特点,深入城乡基层开展面对面理论宣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充分发挥全省各级讲师团、宣讲团等理论宣讲战线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讲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三是创新传播手段。通过制作通俗电视节目、网络音频节目、短视频、动漫、H5等,推动高大上的理论进入QQ群、朋友圈,让新思想“活”起来、“动”起来。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之中。四是创新表达方式。要善于汲取群众语言智慧,培育“百姓名嘴”队伍,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让理论宣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要善于把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理念融入故事中,把理论蕴涵的道理通过故事化的情节表现出来,做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聚焦走深走实,持续深化研究阐释

人们对理论的认识越深刻,运用就会越自觉。有贴近性和说服力的研究阐释,能够发挥解读、解疑、解惑功效,有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使这一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第一,构筑研究阐释新思想的“江苏高地”。整合全省社科研究力量,充分发挥省中特中心“1中心+15基地”集群、马克思主义学院集群、高端智库集群的优势,更好地深化研究阐释新思想。第二,强化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认真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加强省中特中心建设,统筹整合力量,优化基地布局;鼓励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争创更多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党媒理论宣传阵地建设,顺应融媒体建设趋势,重点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理论传媒品牌。

聚焦落地落实,持续推动实践转化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首先,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通过学习新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真正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好践行好,把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在富民增收上树立更高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生活品位;在公共服务上拿出更实举措,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脱贫攻坚上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面小康道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再次,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本领。带头拿起这些锐利思想武器,用蕴含其中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来审视我们的观念、检验我们的行动,打破惯性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以思想大解放引领江苏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最后,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创新引领、自主可控上积极作为,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上狠下功夫,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全力突破,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核心竞争优势的物质生产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正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发展的“骨髓”里。坚定“文化自信”,激活“文化基因”,既保护好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又创造出“当代精品、未来遗产”,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系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