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通过情怀涵养,激发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激情,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眼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国有企业区别于其他法人主体的鲜明特征就在于,其“根”深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沃土,有着致力于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根基;其“魂”在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持续提升,其自身也在不断的自我革命中保持螺旋式上升态势。在新旧动能转换大背景下,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不断激发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每一个国企人肩头的使命与担当。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既要产生经济效益,也要秉承干事创业的情怀,让国资国企的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基础性、服务性、先导性作用,尤其在新技术、新产业等攻坚克难的领域,担当起探路者、加速器、压舱石的重任。
国有企业要讲情怀,究其根本是当前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重,其自身改革发展任务重,社会期望高。与之相对,国企人才鼓励激励方式却传统单一,与民营、外资等其他法人主体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事业成败在于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有企业如何吸引高端人才,拿什么去激励员工担当作为,是亟需探索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讲情怀,不是举大旗、喊口号,不能仅停留于意识层面,而是要切实从干部职工的共性问题出发,全面落实“三项机制”,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正确处理“自转”和“公转”关系,扭转对干事创业的“佛系”“应付”姿态,真正把上级“要求做”变成自身“想要做”、“主动做”,自上而下认同企业文化,认同事业发展,认同理想信念,将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内化为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国有企业的情怀就是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时刻做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回答好国有企业的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才能够明确国有企业的努力方向,让我们的事业不流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国企的“金字招牌”,让“家国情怀、民生情怀、责任情怀”内化为国企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行动自觉,把初心和使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可感受到的幸福指数。
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好了党建工作就是做好了“人”的工作,做强了党建工作就是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除了牢牢掌握党的意识形态主动权和领导权外,还需要在实践积累中提炼符合实际的党建理念、培塑党建文化。以涵养情怀推动国企党建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感召力、向心力来凝聚人心力量,把党的光辉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植入现代企业管理,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以更高的思想起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使国有企业在自我革命中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作者系昆山交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何 乐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