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

发布时间:2020-01-03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沈 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的是筑牢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全会向全世界释放了新时代“中国之治”最强信号,堪称伟大的政治宣示和行动纲领。

  全会作出的《决定》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第一次全面总结、系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制度奥秘和治理奥秘;第一次完整深刻论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各方面必须坚持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第一次对于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做好此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这对于坚定全党全社会“四个自信”,统揽“四个伟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对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言,这是一篇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关于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思想、新观点,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什么样的领导、什么样的国体、什么样的政体、什么样的动力,坚持和完善哪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言,这是一部最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典教科书。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的实践产物,是党成立近百年来砥砺前行的经验总结,寄托着近代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制度,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期望。

  对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而言,这是坚定“四个自信”、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政治宣言书。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

  对党和国家制度建设而言,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制度建设的战略任务书。以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实践特色,部署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立足历史发展长河,放眼未来,我们党认识到,一个政权要稳定下来、一个社会要稳定下来,必须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我们这代人、下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努力。我们要把增强制度自信同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起来,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锲而不舍地团结奋斗、努力奋斗、接续奋斗。

  《决定》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三个显著优势和十三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制度的工作要求,在逻辑上前后呼应、密切关联,指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需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及重点,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做好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和《决定》精神,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扎实做好三方面工作,把全会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是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制度。推行各方面的制度建设,推进各方面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对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作出的制度安排。无论是编制发展规划、推进法治建设、制定政策措施,还是部署各项工作,都要遵照这些制度,不能有任何偏差。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能力,坚定不移坚持这些制度,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都要自觉对标对表。涉及方向性的问题必须以这些制度为准星,涉及制度层面的大是大非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能有丝毫含糊。

  二是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有一个动态演进、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时间不长,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国家治理面临着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这次全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很多都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必须紧密结合已经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形成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实际,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及时对基层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不断推动各方面制度完善和发展。

  三是不折不扣遵守和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落实好全会精神,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制度要求落到实处。要坚决按照中央要求,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制度监督贯穿始终,贯穿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全过程,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

  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江苏大地充分展现,努力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