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数以万计的革命烈士牺牲和长眠于此。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决议,在雨花台修建烈士陵园。来自历史文献的记述,可以让今天的人们重新走进南京城市史上那段珍贵的红色记忆。
南京解放之初:迎来首批凭吊者
白色恐怖结束之后,人们第一次可以公开到雨花台凭吊革命烈士。南京解放后第一批前来雨花台祭扫英烈的人,就是刚刚解放南京、征尘未洗的解放军官兵。
35军第105师政委宋献璋是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率部参加解放南京渡江战役时,他从南京地下党同志那里知道了雨花台是烈士殉难的刑场,随后立即带着105师的一些官兵来到雨花台。凭吊长眠在雨花台的战友,宋献璋心底涌起了这样的感叹:“无数同志的鲜血,染红了飘扬在南京城头的旗帜,我们活着的人,永远也不能忘记:胜利的花朵,是烈士的鲜血浇开的!我们活着的人,应该更加坚定步伐,丝毫不懈地继续向前迈进。”
渡江战役中解放南京东郊的解放军第34军,于1949年4月26日进城担负警备南京的任务。军政委赵启民回忆当时组织部队轮流参观、现场讲解的地方就包括雨花台,并回忆这类活动“对教育部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5月4日,第24军进驻南京参与警备任务时,军长王必成和军政委廖海光也曾专门前往雨花台凭吊。
解放军官兵前往雨花台参观凭吊,还留下了一段动人的故事。杨国华是当时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1949年4月在南京观看部队文工团演出时,把课本丢在了剧场,她返回剧场寻找时,有位小战士亲切地叫她“老乡”,并且把捡到的课本交还给她。杨国华致谢时看到战士背包口露出一丛绿草。战士告诉她,这是雨花台下的绿草,是浸有烈士鲜血的泥土养育出来的,他要把这一束绿草种在被解放的土地上。深受感动的杨国华随后毅然投笔从戎,随部队进军西藏。她后来改名为“杨星火”,成为西藏著名的军旅作家。
1949年夏季:纪念走向仪式化
南京解放后,雨花台作为红色纪念地,受到了刘伯承、邓小平的高度关注。1949年5月1日,南下干部和地下党干部会师大会在南京“国民大会堂”举行。第二野战军政委、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在会上做报告时,从永葆革命本色的角度阐述了雨花台的意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尽无数艰难曲折,牺牲了成千上万的先烈,光在南京雨花台被杀的就有十余万人。经过二十二年的奋斗,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取得根本的胜利,真是来之不易……进城后一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错误对不起先烈,就应该到雨花台去检讨。”
1949年5月9日,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就任南京解放后的首任市委书记兼市长。他将瞻仰雨花台定为一件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教育活动。二野后勤司令部队务科长崔培民回忆进驻南京后,刘伯承司令员组织他们去雨花台凭吊革命烈士,以教育大家将革命进行到底。
根据刘伯承的建议,南京市委作出决定:南下的同志必须先去瞻仰雨花台革命烈士遇难处。随后,从北方解放区前往南京的各地党员干部,来南京后都会前往雨花台参观凭吊。时任南京市委副书记的宋任穷回忆:“同志们目睹被反动派枪杀的无数烈士的遗骨,悲愤流泪,受到了生动、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在刘邓首长的直接推动下,雨花台的纪念活动在1949年夏季开始迅速走向“仪式化”的轨道。首先在雨花台举行大型仪式的是后来进军西藏的解放军第18军。1949年5月该军进驻南京后,随营学校学员集体到雨花台进行公祭仪式。学校各区队都写挽联和送花圈,表达对烈士的哀思。随营学校第2大队第7中队还留下了迄今可以找到的南京解放后第一篇公开发表的雨花台凭吊祭文。这篇祭文用深情的文字,向牺牲在雨花台的英烈们发出呼唤,表达了继承遗志、接续奋斗的理想:“今天,在雨花台,我们将这鲜血染红的旗帜插在你们鲜血染红的地上。这旗帜在不久的将来,要骄傲地飘荡在全中国的每个角落!”
1949年7月1日,南京解放后第一个建党纪念日,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于上午9时组织“各工厂代表”前往雨花台举行凭吊仪式,纪念牺牲于雨花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及爱国民主战士”。这是迄今有史料可查的南京市本地代表以“仪式化”的形式举行的第一次雨花台大型凭吊活动。
新中国成立前后:建陵园的构想逐步实施
1949年9月5日至9日,在南京市人民政府交际处(今中山东路307号)隆重召开了南京市各界代表会议(后被正式定名为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邹荫辛回忆,有位工人代表突然临时动议,要求迅速在雨花台建立烈士纪念馆。“他讲得慷慨激昂,引起了全场赞同的掌声。”在南京解放后首次举行民主建政的大会上,建雨花台烈士陵园就已经成为了代表们瞩目的重要议题。
开国大典举行的次日下午,南京市区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据当时的《新华日报》报道,南京市南区的部队和工人队伍集中在雨花台,“从这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出发”。下午4时,在十六幅巨大的五星红旗引领下,浩浩荡荡的队伍走下了雨花台的山冈。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雨花台成为南京市庆祝活动的出发地,表现出了南京人民对雨花台的崇敬之情。雨花台建设烈士陵园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了。
1949年12月8日至12日,南京市举行第一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当天发布的南京市施政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了“立即开始雨花台烈士纪念公园的初步工程”。12月12日会议的最后一天,通过了《为修建烈士陵的决议》,提出“为追念先烈不朽的业绩,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因此本届会议决议在雨花台修建烈士陵园”。至此,雨花台正式开始筹建烈士陵园。
(作者系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