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为时任清涧县县长的黄静波,亲笔题写了“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奖状。
黄静波1917年出生于陕西绥德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因参加共产党地下活动被国民党杀害。卢沟桥的炮声,点燃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烽火。在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党中央明白,虽然国共已合作,但蒋介石灭共之心不死。1938年,黄静波被党中央选派到绥德县,公开身份是绥德中山镇抗敌后援会主任,秘密身份是绥德县委书记。后又被调到米脂担任“秘密”县委书记。
黄静波服从党的安排。根据米脂反动势力非常嚣张的局势,他首先团结教育米脂县委领导干部坚定意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县委干部的革命斗志。同时,团结进步人士,孤立顽固势力。
1938年底,黄静波又被派往清涧任“秘密”县委书记。黄静波总结斗争经验,果敢而策略地出击,打击反动顽固势力的嚣张气焰,接连赶走两名国民党县长。1940年3月,黄静波带领县委“一班人”和农民请愿队伍,解放了清涧县。随后,他立即进行民主政权的建设,坚决按照党的政策,实行“三三制”民主政权选举,让政权真正掌握在各抗日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手中,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经过民主选举,黄静波被选为县长。这是清涧县第一次依靠人民群众自己选举出县长。从此,黄静波成为公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清涧县是较早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县区之一。黄静波和县政府一班人根据清涧的实际情况,并请出了擅长经济工作的智囊,制定出清涧县经济建设计划。
清涧县大力发展纺织业,家家户户可以纺纱织布,除本县使用外,还支援周边县区,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陕甘宁边区政府还把清涧县作为植棉示范县,供各地参照学习。
开展合作社运动,是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清涧县过去没有合作社,经过县政府的积极宣传支持,1940年成立了7个消费合作社、2个生产合作社。群众看到合作社的好处,信任度和积极性普遍提高,都踊跃参股。1941年又新加两个合作社。群众得到真真的实惠,关心、支持合作社的热情越来越高,促使清涧县经济不断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清涧县由此成为边区模范县,黄静波也成为边区模范县长。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离不开党对领导干部的培养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前,党员干部要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开展任何工作都要首先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件件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项项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