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靖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群众在抗疫中的主体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一、全民动员,汇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洪荒伟力。一是激活组织网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发出战斗动员,设立志愿者调度中心,从各行各业招募、培训、调配志愿者。全市所有文明实践站、点闻令而动,切实承担起所在镇、村、组疫情防控的组织指挥、宣传动员、统筹协调职责。二是夯实专业支撑。充分发挥专业志愿团队在科学防控、应急救援、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仁医志愿服务支队近5000名医护人员组建防控专班,开展“网络问诊”。蓝天救援服务队特战队员背着近百斤重的设备和消毒液,持续战斗在社区消杀最前线。“文明实践电视平台”开通心理疏导“云课堂”。三是形成强大声势。“马洲锋帆”党员志愿队组织机关党员志愿者、退休老党员,深入城乡社区、交通卡口,筑牢防控“最后一米”。“青年突击队”组织团员青年参与急难险重任务调度。“东线第一帆”文明单位志愿服务支队参与驻厂驻校服务。
二、因势利导,树立起尊法守规、昂扬奋进的文明之风。一是增强法治意识。组织政法部门专业志愿者推出“法官释法”“疫情防控,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系列宣讲活动,引导群众科学应对疫情,增强法治观念。组织网络文明志愿者有效开展网络评论和舆论引导,构建积极向上的舆论生态。二是培育文明新风。推进“靖江文明16条”实践活动,广泛宣传“文明一米线”“公勺公筷”“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等健康理念,帮助城乡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开展“居家宅生活”视频征集,发动群众通过微视频晒出文明健康生活好习惯。倡导红白事从简办理,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三是强化文化引领。文艺志愿者以“艺”战“疫”,推出一批讴歌时代英雄、鼓舞抗疫士气的文艺作品,汇编成网络版《这场战“疫”我们在一起》特别文艺节目。民间文艺家用靖江“花船调”“唱凤凰”等创作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作品,在“文明靖江”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24期。
三、精准服务,搭建起保障民生、助力发展的实践平台。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一是破解民生难题。开展“温暖送上门 关爱进家门”行动,组织交通、商务等部门将19辆公交车变身为移动超市开进居民小区,方便市民购买新鲜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央视新闻对此进行报道。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志愿者把家电维修、磨刀、理发、缝纫等服务送到群众家中。二是关爱特殊人群。成立“小心‘疫’”志愿服务队,为困境青少年、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累计送出2000多份“小心意”;“健康有我”志愿队为居家隔离人群提供全方位医学观察保障;“靖美好”小哥一天三次送货上门,提供贴心服务。三是助力复工复产。组织机关志愿者驻厂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靖城街道文明实践所开设“靖美好”抖音号,为滞销草莓、芦笋等农产品“直播带货”。教育服务平台启动“五员”服务行动,“驻校员”为全市学校安全有序复学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中共靖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臧金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