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述,是研习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教材。其与先期发行的第一卷、第二卷构成时间前后相连、内容一脉相承、逻辑有机贯通的统一整体。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命题,全书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依据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判断。从唯物史观来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必然结果,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客观依据。其一是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勠力同心,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都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性革命性进展。无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纵轴”还是从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力量对比的“横轴”来看,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都昭示了新时代的到来。其二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矛盾是推动事物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历史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会一成不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从以往的“物质文化需要”到当下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以往“落后的社会生产”到发展之后的“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显著的和深层次的,也直接推动着新时代的到来。其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全新时代任务。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历程中的每一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时代任务。从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先后谱写了“站起来”、“富起来”、迎来了“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三部曲。新时代的时空坐标上,中国昂首迈入了“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转变、从即将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转变,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详细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过1个报告和19个专题共92篇文章,生动描述了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总体而言,这部权威论著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维度详细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如果说“八个明确”侧重于在思想层面澄清“是什么、怎么看”的问题,那么“十四个坚持”则在行动层面指明了“怎么办、如何做”的问题。尤其要指出的是,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权威论著,不难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局性、辩证性、科学性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上,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上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又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关怀上,既追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现实价值目标,又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照视野上,既立足国内,着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又放眼世界,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策略上,既指出要以深化改革增加时代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善于防范化解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
全面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的伟大胜利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伟大实践客观的正确的科学的反映,因而对实践具有最高统摄力、最优解释力和全面引领力。
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经过学习借鉴、持续反思而形成的一以贯之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非凡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中国道路不断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例如,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上,形成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等政治规矩;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上,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形成了“办好自己的事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等国际交往主张,从而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加大了中国智慧对人类世界发展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誓,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更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福祉源泉,更是当代中国对人类世界发展的突出贡献。“和”智慧、“梦”智慧、“发展”智慧、“共享”智慧等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化解人类社会生存危机、维护文明多样、建构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人类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带有历史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科学思想必将成为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胜利、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思想灯塔和前进航标。
(作者系常州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