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

发布时间:2021-01-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鲁 扬 陈俊蓉 崔玮嵛    

三会一课制度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制度,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保障。《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对学生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对于激发高校党建工作活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效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党委、全体学生党员等多方力量共同发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丰富三会一课的开展形式和内容,从而发挥三会一课制度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用。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三会一课的严肃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三会一课,在行动上深入落实三会一课,才能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优势和效能。要在提高支部书记和委员思想认识的同时,引导每位普通党员深刻理解三会一课制度的价值意义。全面调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三会一课中得到真正的思想升华和政治品格锤炼。在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学生党支部要注重增强制度的规范性、严肃性,严格三会一课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标准,认真制定三会一课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切实增强三会一课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

丰富内容形式,增强三会一课的趣味性。三会一课既要体现党味,又要融入趣味。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仅要从主观认识上重视三会一课,更要以开拓的思维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增强三会一课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三会一课要接地气,既要以学校、学院及专业的中心工作为主,也要坚持党员关心什么就回应什么,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的原则,结合实际确定三会一课自选动作,有选择地开拓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灵活多样地开展党内组织生活,把三会一课从室内移到室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比如,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载体,开展线上微党课;结合本校以及当地的红色资源,开展实地考察与学习;携手教师党支部,共同举办红色诗歌朗诵大赛、红色故事会等。

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三会一课的实效性。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能有效保障党内组织生活开展的质量,极大地提高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效性。一方面,结合支部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手册,包括支部委员工作标准、党员考评标准、会一课的形式与内容标准等,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有效发挥三会一课制度效能。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评估考核体系。学生党支部应根据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构建一套符合支部自身实际、针对三会一课实效的工作评估考核体系。评估考核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上级评议、同级互评以及群众监督等三方面展开,采用划分等级或评分制的形式评估考核三会一课的开展情况。对于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组织生活不严肃的学生党支部,上级党委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予以整顿。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