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接种疫苗 共筑免疫屏障

发布时间:2021-05-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艾 静 鲍倡俊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流行,我国疫苗的接种率距离较高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伴随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加快推进,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也更受大家关注。

从疫苗原理上来说,接种疫苗之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有的疫苗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这些免疫反应可以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如果有了这些抗体和细胞免疫,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病毒侵入人体,它们就能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而免疫记忆也会很快调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从疫苗的种类上看,目前,我国有五款疫苗,包括三款灭活疫苗、一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和一款重组蛋白疫苗,均已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获准紧急使用。灭活疫苗是先生产活病毒,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把病毒灭活以后做成疫苗免疫。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病毒抗原基因片段插入到腺病毒基因组里面,通过腺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将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相应的抗原,从而激发人体产生针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而重组蛋白疫苗,是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表达有效的抗原成分,也就是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这个蛋白,最后制成疫苗。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一款疫苗,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事先都得到科学、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在疫苗的持久性上,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研发出来的时间比较短,用在人体上的时间更短。目前通过抗体水平监测,大概是六个月以上。但抗体不是唯一保护指标,疫苗发挥作用过程中还有其他因素如细胞免疫在发挥作用,所以后续需要对疫苗的持久性开展研究来确认它的保护期到底有多长时间。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只有半年的数据,至少这半年内它是有效的,并不是说只管半年,这个数据是不断积累的。

在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上,我国上市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经明确了接种的禁忌和接种注意事项。其中,接种禁忌就是目前不能接种疫苗的情况,通过甄别身体的状况,从保护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如果确实属于接种禁忌的,是不能接受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服务的。如果属于注意事项列明的情况,建议大家在接种前如实向接种医生告知,以便医生在充分评估后确定是否适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那么,我们要不要接种疫苗呢?从预防的角度看,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手段,接种者不仅自己受益,对其家人和周围人也有益。一方面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发病,即使少数接种者感染后发病了,病情也相对较轻,排毒时间缩短。对于有人认为现在国内疫情形势比较平稳没有必要接种的问题,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易感者,随着全球各国疫苗接种率的攀升,国际旅行和国际贸易会逐渐恢复常态,如果没有能及早形成免疫屏障,那我们就会处于一个非常被动和危险的境地。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形成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免疫屏障,同时减少甚至避免重症和死亡发生。接种的人越多,建立的免疫屏障越牢固,接种越快,也就越早形成免疫屏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

责任编辑:王昆鹏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