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品格

发布时间:2022-01-04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杨国威 张加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伟大建党精神肇始于先进理论,源自于伟大实践,根植于传统文化,在近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进程中孕育形成,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富滋养。

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一个政党的精神是其理想信念、性质宗旨的外化,是其思想理论、价值追求、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一个政党的历史高度取决于其精神世界的高度,而其精神的锻造生成,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和感召。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一批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和推求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们不仅不遗余力地宣传推介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鼓与呼,而且积极投身群众斗争实践,到工人中调查生活、宣传革命、办学校、办工会。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伟大建党精神亦由此萌发。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闪耀的真理光芒和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品格。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探索

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伟大精神与伟大实践相互生成、相互推动,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国家满目疮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用血泪和汗水谱写了一首首英勇奋斗的壮美史诗。从洋务运动到变法维新,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出台,虽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对于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深重危机有切肤之痛,他们怀揣家国梦想,为救亡图存、国富民强而接续奋斗、上下求索。所不同的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新路——建立一个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的革命政党。在共产国际帮助下,1921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迅速领导各地党组织开展劳工运动和党团建设。19227月党的二大召开,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第一部党章,健全中央领导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伟大建党精神生成于这一奋斗实践的历史进程,又深深影响和改变其后的历史进程。从伟大建党精神发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进程中,传承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寄托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探索,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和磅礴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文化是孕育精神的土壤,伟大建党精神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进一步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华文化注入了红色养分。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在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他们一方面将小康”“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进行融通对接,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结合;另一方面,也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精髓深深融入精神血脉。他们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继承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精华和传统美德,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而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民宗旨、执著的勇气担当和初心使命,谱写出一部部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家国情怀史诗的文化土壤。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精神谱系的构建,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政治实践。伟大建党精神,既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凝聚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红色养分,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责任编辑:霍宏光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