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清代郑板桥为其所作的一幅墨竹图《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而写的题画诗,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以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勤政爱民的一首诗。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扬州府兴化县人。作为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他以诗书画闻名于世;作为著名的封建时代清官,他把儒家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
心怀天下,心系百姓。郑板桥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他参加科举屡屡碰壁但不懈努力,终成为康熙朝秀才、雍正朝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他说:“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意思是读书为了成圣成贤,当官为了天下国家。他忧国爱民,称“天地万物之事”重于“一身一家之事”,鄙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读书的人,指责他们是为了“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因而“起手便错走了路头”。他对孟子“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观点十分赞同,明确提出“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观点。在十二年的从政生涯里,他深入社会底层,关注社会民生,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愁。前述题画诗,既是他尽职尽责为民的行动体现,也是他向上层官员表达的当政为民心声。他认为“民大于天”,因而“当官”就是“为民”。他爱民如子,在范县知县任上时,经常身着平民衣服走到百姓中间体察民情。在潍县知县任上时,因为涝灾原因导致有长达五年时间的大饥荒,广大百姓食不果腹。为此,他自掏辛苦作画赚的钱主动替百姓完税,还把自己的俸䘵拿出来接济灾民。因为担心向上级请示的时间过长会饿死饥民而果断开仓放粮,导致被问罪,在辞任归乡时,他担心百姓有亏欠之心而烧毁了百姓给他的借据。山东潍县人民感念他的恩德,专门为他修建了生祠。
以民为贵,仁爱平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郑板桥看来,国之“本”的“四民”中,处于第一位的是农夫。他说:“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他以“农工商士”的排序,把农夫排在第一位。原因是农夫“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他认为,如果“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他在《题李复堂秋稼晚菘图》中写道:“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淡,趣悠长。万人性命,二物耽当。”不仅如此,他还变相地高度肯定了工、商、士的社会作用,称“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他的“农夫第一”思想,实是把千百年来处在社会最底层、地位最卑下的农民抬升到最高地位,既可以说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创新,更可以说是对封建专制社会等级思想的反叛。不仅如此,郑板桥强调要仁爱平民。他说:“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既同为炎黄子孙,就无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即使一国之君也要体察民心,仁爱天下。他说:“天生民而立之君,民为贵,君为轻。”郑板桥对穷苦百姓生活十分关心与同情,写下了许多为他们鸣冤叫屈的诗作。如《逃荒行》《孤儿行》《悍吏》《私刑恶》等,从篇名就能看出是站在百姓立场的忧民呐喊。他为政以善,为民请命甚至不惜个人前途。他说:“在本县生灵涂炭,民生凋敝之际,竟然束手无策,真是愧对黎庶!此时不为百姓请命,更待何时!”
以身垂范,廉政为民。郑板桥心系百姓冷暖安危,始终做到勤政爱民、廉政为民。在他看来,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他去山东范县上任时,骑着一头毛驴带着简单的行李。他从潍县辞任时,仍然是骑着一头毛驴和带着简单的行李,真正做到了清风两袖。而在为官期间,他对衙门出行的“喝道”“排衙”等繁琐扰民礼仪能免则免,经常不坐轿子,不打“回避”“肃静”招牌,不搞鸣锣开道,微服下乡了解真正的民意民情。据史料记载,郑板桥到范县上任后,为了更好地与百姓沟通,命人将县衙院墙砸出了几个洞口与普通百姓走的街道相通,说是为了“出前官恶习俗气”。他下乡私访时,身着粗布衣服,脚穿草鞋,困了累了就在田埂上睡觉,以至于百姓竟不知他是知县大人。“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老家要改建房屋会造成断路,他专门写信嘱咐堂弟先建一座木桥以方便百姓行走。他在潍县任上,带头捐资修建城墙。为避免有人贪污腐败,他托专人掌管钱财并实行开支公开。他说:“人皆以做官为荣,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廉俸所入,甚属寥寥。”他之所以特别爱画竹、石、兰,就是因为竹代表坚韧的气节、石头代表坚强的品格、兰象征着高雅的品质,是他清白做人、廉政为民的意象表达。他曾自嘲:“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郑板桥一心为民,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得到了广大百姓的真心拥戴。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菏泽市召开的座谈会上引用前述题画诗时这样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把为民奋斗的初心使命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写在为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中。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我们更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建功立业新时代”的打开方式,彰显出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时代价值。要常怀自律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修为政之德,守牢底线,不碰红线、筑牢防线。通过自我革命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境界。
(作者单位: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