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造船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

——国产大型豪华邮轮建造
发布时间:2024-04-30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陈云清    

迎风翘首光朱待,喜见红霞染碧鳞。2023114日,第一艘国产大型豪华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万众瞩目下顺利完成命名交付。历经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2次出海试航,爱达·魔都号完成所有船用产品的安装,于20231210日,正式转交给运营方。202411日开启商业首航,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成功摘取全球造船业皇冠上三大明珠,也标志着中国造船业正从有影响力的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爱达·魔都号总吨位达13.55万吨,全长323.6米,型宽37.2米,有24层楼高,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节,拥有乘客舱室2125间,最多可容纳5246名乘客。

爱达·魔都号的建造难度和复杂程度相比常规船舶呈指数级上升。首先爱达·魔都号拥有2500万个零部件,是C919零件总数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全船铺设线缆总长度达4750公里,相当于上海到拉萨的距离。内装工程更是等同于在陆地上建造5个五星级酒店的工程量。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细节对船舶建造的广度和精度提出了双重要求。其次是供应商之多。爱达·魔都号采取1+N合作模式,即一个总装造船企业与众多供应商合作,这意味着有来自全球上百家战略供应商、上千家专业供应商需要联动配合和协同管理。除此之外,大型邮轮不仅要满足运输需求和跨行业、跨国界的规范标准,还要考虑艺术美学、影音体验、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舱室内部噪音控制、换气通风、消防安全等也是整体建造的重中之重,错综复杂的分支脉络在邮轮项目组的桌案上铺展开来。

为使项目顺利展开,外高桥造船联合行业各方直面难题、逐个击破。为增强船舶稳定性,爱达·魔都号船体两侧安装有一对单片超过20平方米的减摇鳍,可直接把船体横摇幅度降低88%;为提高船舶操纵性,爱达·魔都号装配了360度回转的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并在船艏安装3台艏侧推;为优化乘客体验感,爱达·魔都号全船覆盖5G网络技术......最重要的是,通过借鉴国外丰富的建造经验和整合船舶工业全产业链条的宝贵资源,爱达·魔都号项目组先后攻克了重量控制、减振降噪和安全返港这三大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为我国后续大型邮轮的建造和发展夯实基础。

鉴于大型邮轮船舶+酒店+娱乐的交叉化、定制化产品属性,做好重量控制、降低船体自重是爱达·魔都号项目的第一个拦路虎。为攻克这一难关,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成立专门的智能化薄板车间,采用厚度仅为48毫米的薄型钢板代替20毫米厚的传统钢板,并通过智能手段和自动控制提高薄板切割、矫平、拼板、焊接的精细化程度。立足大型邮轮的设计初衷和服务目标,为了提高邮轮舒适性、给乘客带来更好的旅行体验,舱室内部减振降噪是关键。爱达·魔都号除了对机械设备进行减振处理之外,还铺设大量隔音材料将房舱噪音指标控制在43分贝以下,并通过仿真预报手段规避特殊频段,实时监测、控制噪音水平。对于大型邮轮至关重要的安全返港问题,爱达·魔都号将近90%的设备和系统在事故发生时会立马启动备份装置,届时邮轮将摇身一变成为一艘巨大的救生艇,以6节航速从1500海里之外安全返回港口。同时,船体两侧悬挂20艘超大救生艇,为邮轮人员生命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爱达·魔都号建造作为一项巨系统工程,其系统之复杂、多方协调之繁琐,在造船行业首屈一指。因此,传统设计审图和建造检验的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审图方面,中国船级社(CCS)采用多方并联式合作,同时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突破邮轮上层建筑结构强度、稳性安全、安全返港系统、消防安全、替代设计、噪声标准等评估技术,形成了大型邮轮审图能力,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审图队伍。建造检验方面,除了缺乏经验之外,巨系统工程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是主要困难。据CCS上海分社建造和海工检验处验船师伊亭介绍:“‘爱达·魔都号的检验范围变得更广,知识面也变得更宽。普通货船的检验项目有上千项,而爱达·魔都号的检验项目有将近10万项之多。面对巨系统工程的高复杂度,CCS组建专门的邮轮检验团队,通过学习和培训主动拥抱新观念新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出舒适区。

在项目具体开展过程中,CCS针对爱达·魔都号的薄板结构和轻质材料,专门制定相关规范,纳入《材料与焊接规范》,同时为船厂举办铝合金结构和焊接检验相关培训并签发工艺认可证书。与此同时,CCS还先后开展邮轮整船强度、局部结构强度、极限强度、异型结构强度等评估方法研究,并编制相关指南、开发强度评估软件,有力支撑邮轮船体结构设计和审图。在减振降噪方面,CCS开展舱室噪声预报方法及控制、风激噪声测量与评估、公共区域声学品质评价、水下噪声测量与评估等技术研究,编制相关指南,开发配套预报软件,并为邮轮设计提出优化措施。在邮轮建造过程中,CCS共参与6个大类13个小项的振动噪音测量,尤其是第二次试航期间的水下辐射噪音试验,开创了我国大型船舶水下噪音测量的先例。

安全返港是大型邮轮设计建造的重中之重,关乎上千名乘客和船员的生命安全。CCS经过多年研究于2019年发布《IMO安全返港和有序撤离要求实施指南》,又经过5年潜心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返港系统评估软件(COMPASS-SAP),确保技术自主可控和数据安全,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也为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安全返港方面的设计、建造和检验工作提供大力支撑。另外,大型邮轮内装工程造价占比非常高,国内造船行业存在较大进步空间。CCS充分利用自身船舶消防技术优势,开展内装材料性能研究、试验和认可模式研究,以及内装工程完工验收标准研究,完成相关报告和标准编制,同时为船厂自制内装材料进行认可发证,有力支持国产化进程。

这艘国产大型邮轮的交付,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地位,也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我国船舶制造业再次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未来,这艘邮轮将承载着游客们的梦想和期待,驶向更加广阔的海洋,为更多的人带来美好的旅行体验。

国产大型邮轮的交付,是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崛起和进步,也展示了我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船舶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王昆鹏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