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党的二十大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具体安排。在江苏,各地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上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江苏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记。
立法更有温情
在庆祝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在讲话中分享了一则故事:“大家可能留意到,在我省新一轮立法规划中,有一条修订职业教育法《办法》的立法项目,就是一名19岁中专毕业生提出的。”作为一名毕业于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机电部的中专生,江宸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因为偏科等原因上了中专,继续深造的愿望仍然强烈。虽然近年来教育改革给中专生深造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各地高校仍有规定不一的“土政策”,不少同学依然难以如愿。面对这一痛点,江宸把自己的想法发送给了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民意征集邮箱,希望在新一轮的立法规划中,可以将修改《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提上日程,让更多中专生能学到喜欢的专业、发挥更大的才能。根据江宸的建议,修订职业教育法《办法》被列为立法规划调研项目,有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
江宸的经历并非个例,此前省人大常委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2023—2027年立法规划项目建议时,社会各界共提出了188件项目,其中近一半被采纳为正式项目、调研项目。还有不少接地气、可操作的建议被写进了法规条例。比如,《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订时,南京市民谢官洲提出的在条款中增加“及时报告安全隐患”的建议得到采纳,他也因此成为省人大常委会0001号立法建议采纳证书获得者。人大对立法广开言路的鼓励做法让他倍感振奋,在他看来,公民有义务积极参与法规意见征集,“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发声,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推动法律法规更加成熟!”
2020年8月6日,江苏省首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揭牌,国家立法“直通车”开上了“昆山之路”。昆山缘何成为全国33个基层联系点单位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在《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山实践》一书中提到,昆山基层立法信息联系点工作发展的内生动力,源于昆山开拓创新走出来的“昆山之路”。
几年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步履坚定、成绩斐然:累计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48部法律草案征询意见工作,提交意见建议2485条,209条意见建议被吸收认可采纳。
在立法中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像这样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事例,成为江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真实写照。
监督更加有力
在宿迁,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走深走实。2023年底,一座占地107.8亩的民主法治主题公园在古黄河水景公园依水而建。步入公园,民主气息扑面而来。公园以“讲述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为主线,建有7个专题展馆:“中国式民主新境界”馆,讲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源起发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馆,讲述宪法的“前世今生”;“根本政治制度”馆,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走进民法典”馆,讲述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宿迁的地方性法规来了”馆,讲述新时代宿迁人大立法工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实践;“共同保护古黄河”馆,讲述宿迁市人大以法治方式护航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民生大事人民作主”馆,讲述宿迁人大在推进民生实事票决中的经验做法。这些专题展馆,全面融入了民主法治元素,进一步宣扬民主法治的核心理念,主题性和功能性尤为显著。建设民主法治主题公园,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在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贵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有形”载体凝聚“无形”力量,让遵宪守法、为民利民成为广泛共识。
在宿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带动下,宿迁全市各级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积极探索、勇毅前行、卓有成效。自2023年以来,宿城区人大常委会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1+100+N”工作体系。“1”是指1份纲领性文件,即《关于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100件实事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100”是指开展100件民主政治建设实事专项行动,“N”是指N项创新课题,旨在通过制度化设计、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创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宿城大地落地生根。泗阳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清单化管理制度,通过梳理责任清单、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清单等,串联起人大执法检查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执法检查新模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场景”中寻求执法检查为民履职的“小切口”,全面增强执法检查的工作质效。沭阳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了出单、点单、派单、评单“四单连号”新型监督方式,充分发挥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履职更贴民心
9月14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座谈会上,来自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的全国人大代表鲁曼作了交流发言。她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依法履职建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群众意愿转化为党和国家的决策,从制度上法律上更好地造福农村、富裕农民。
“她是大家眼中的‘拼命三娘’,还是我们身边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创新培训形式,让大家成为网络直播‘带货达人’,她还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传递给老百姓,倾听群众意见后提交代表建议,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说起鲁曼,陈甲村村民都打心眼里佩服她。
作为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7年来,鲁曼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通过网络、走村入户搜集民意,提出多个涉及返乡创业、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
2022年3月,针对农村空心化、乡村振兴人才缺失等问题,鲁曼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返乡养老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回应和跟进办理。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鼓励、推动退休干部、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退役军人等回乡建设家乡。
一系列鲜活实践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化表达和重大创新命题,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和全过程参与的鲜明特征,实现了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新飞跃。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
责任编辑: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