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同说一个理”融合宣讲模式

发布时间:2025-03-05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蒋庆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基层理论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泰兴市始终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聚焦理论热点、社会焦点、群众关注点,找准小切口”“新角度,探索构建主题集中、人才集结、阵地集聚、活动集成的同说一个理融合宣讲模式,不断增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聚合力和实效性。

  聚焦“同说一个什么理”,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中打造内容矩阵

  紧盯需求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基层调研活动,通过深度访谈、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征集基层干群对新时代理论宣讲的新期待,形成需求清单,确保宣讲既突出政治性,又体现精准性,精准滴灌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壮大精品库。加强精品宣讲库建设,开设理上心来大编辑部,整合宣传、组织、党校及各业务部门资源力量,组织理论名师、政策名家、宣讲名嘴集中备课,结合阶段重点选题,集中创作高质量宣讲作品,提升宣讲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广泛开展理论故事征集活动,鼓励基层宣讲员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故事,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语言,推动基层理论宣讲不断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

  优化供给链。畅通优质宣讲素材供给渠道,发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央厨房功能作用,搭建宣讲内容共享平台,建立周更新、月推介、季评估工作机制,每周更新宣讲内容,每月发布重点推介宣讲清单,每季度对宣讲内容进行评估优化,确保宣讲内容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群众需求同频,始终保持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聚焦“谁来同说一个理”,在招贤纳才、招智育才中打造人才矩阵

  创建“硬链接”。以建强队伍为关键,量质并举提升宣讲人才核心素养和能力。坚持攀高比强,发挥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践调研基地作用,主动链接市内外优质宣讲资源,加强与南农大、南师大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围绕党建研究、教学示范、人才培养等开展全方位合作,聘请全国、全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担任理上心来特聘导师,开设理论微课堂,联合举办改革在身边理论宣讲活动,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

  搭建“融课堂”。坚持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发挥宣传部门组织优势、市委党校理论优势、百姓名嘴品牌优势,健全以市委宣讲团为统领、镇街理论宣讲队为主体、部门特色宣讲队为依托、村(社区)理论宣讲组为支撑的四级联动宣讲格局,优化专业+草根互融、专职+业余互补、主讲+受众互动的理论名师+百姓名嘴+草根学员传递培训模式,孵化培育理论名家、阐释名评、思政名师、宣讲名嘴、文艺名团、传播名导等六名人才680名。

  组建“青骑兵”。积极构建契合青年人特点的理论传播话语体系,成立闪亮的星青年宣讲团,开设为理而来”“青苗夜校等宣讲骨干孵化训练班,举办新思想我来讲”“习语共鸣读书沙龙等特色活动,开展理上心来·青春说基层巡回宣讲,组织年轻人站上理论宣讲台C位,引导广大青年通过身边可知可感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新收获,深刻感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在学与思、听与讲中参与理论再传播,推动理论宣讲更有朝气、更具活力。

  聚焦“在哪同说一个理”,在线上集聚、线下集结中打造传播矩阵

  线上e”起讲。积极探索理论学习宣讲新路径,用好省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开通E起学习泰兴互动融媒课堂,设置供需服务留言板块,定期发布权威学习材料,举办理论政策面对面线上互动宣讲活动80余场。建好青行”“泰小慧等理论直播间,鼓励青年宣讲员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宣讲,制播《银小杏带你学理论》系列微动漫、《奋进泰兴再扬帆》系列微宣讲等网络爆款200余部,理论宣讲直播活动累计受众300余万人次。

  庭院“佤”来说。以触角延伸为路径,坚持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坚持群众视角,完善直达基层、直面群众、直通网络、直抵人心的四直全覆盖送学机制,放大鼓儿书场”“邻里讲堂”“板凳故事会等基层宣讲特色阵地作用,将宣讲地点搬到群众的庭院、广场、田间地头,开展理上心来基层行宣讲,深入实施微党课进企业、微宣讲进村社、微诵读进网格、微故事进家庭、微宣传进网络五微五进系列活动,采用唠家常的方式,用鲜活的本土话语身边人身边事,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党的创新理论。

  实境“泰”有理。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抬头可见、驻足可听,深化一路有理品牌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遴选杨根思烈士纪念馆、红延小站等115个党员教育实践基地,精心打造“‘火燎原”“火红旗帜16··专题研学线路,开通银杏树下乡村大喇叭,开发三谁之问”“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系列实境宣讲课程,创新开展百里千寻City Walk理论寻访活动300余场次,探索构建一次参观学习、一场理论宣讲、一次互动交流、一次现场感悟、一件民生实事沉浸式体验式宣讲模式,在边看边听、边学边悟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

  聚焦“怎样同说一个理”,在同课异构、同题异解中打造品牌矩阵

  多维度解读。聚焦吸收与输出、行动与反馈两个维度,创新开展道理说进你心里基层理论宣讲,优化有问你就提出来”“有理你就讲出来”“有业你就亮出来三步模式,设置我读·你听”“我讲·你悟”“你问·我答”“你呼·我应”“我做·你评等互动环节,探索构建理论宣讲、思考感悟、学习反馈及跟踪解答、学以致用、总结提升的理论武装双闭环机制,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多视角解惑。畅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交互渠道,持续关注基层冷暖,聚焦群众诉求,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入手,精选宣讲课题,统筹开展百堂党课进基层、百场宣讲进村社、百名骨干进所站”“三百行动,构建名师讲理论、名嘴说典型、骨干谈实践1+1+1融合宣讲模式,创新举办大先生对话青少年、理浓两企三新等特色宣讲活动,在共话发展机遇、共谋发展良策中汇聚众智、凝聚众力。

  多形式解析。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结合、与政策文件解读有机融合,嵌入音乐快板、音诗画、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优化一鼓一说一唱理论宣讲模式,持续开展打鼓说唱新思想基层行系列活动,推出《大桥为媒》《美丽乡村满庭芳》等理论文艺精品,让干部群众坐得住、听得懂、易接受。

  (作者单位:中共泰兴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袁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