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绘就文旅融合壮美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05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袁国萍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指出,要坚持以文化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盐城市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金名片,积极探索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核的特色发展路径。2024年,盐城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9%,增幅列全省第一;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文旅消费总额突破2500万元,游客接待量达937.11万人次。这些数据是盐城以文化为笔、生态为纸绘就文旅融合壮美画卷的生动呈现。

  强化顶层设计,以系统思维构建发展格局

  盐城将文旅融合纳入城市发展战略,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构建了一廊一核三区四带的发展格局。一是规划先行,强化产业协同。与省文旅厅签订共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协议,推出更多特色文旅融合产品和渔港+旅游”“渔业+旅游等多产业融合产品。与省广播电视局等合作共建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引入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50余家企业入驻。制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例如,黄海一号公路串联麋鹿园、条子泥等生态景区,形成世遗主题线路;淮剧小镇、珠溪古镇等则以文化为内核,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二是政策撬动,激发市场活力。出台《关于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文化创意设计企业发展、特色文化消费品牌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部署推进节假日文旅惠民服务措施,推出文商旅消费券、文旅场馆延时开放等惠游举措,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开启跟着赛事、音乐、演出去旅行模式,大洋湾音乐节吸引游客5.5万人次,抖音话题阅读量超千万次;中华龙舟大赛、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鹿王争霸赛、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大型活动,吸引了大量客流,促进了文旅消费。三是资源整合,推动全域联动。梳理盐城文脉资源,出台相应支撑政策,对文旅融合理念、项目、措施、考核等进行系统布局。打破区县界限,整合红色文化、海盐文化、湿地生态等资源,重点打造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5条文旅经济融合带。

  坚持文化铸魂,以特色IP激活城市记忆

  盐城深挖地方文化内涵,以非遗、红色、生态等元素为核心,构建差异化文旅IP矩阵。一是用好非遗资源。将非遗融入旅游场景,推动非遗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体验。九龙口将淮剧《小镇》中的小镇落地,以实境+演艺形式再现剧中场景,让非遗活化感知、游客沉浸体验,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西溪将董永传说、发绣、瓷刻等非遗产品化,融合三相文化、海盐文化、孝贤文化等当地历史文化,常态化运营非遗集市,开设发绣、瓷刻展示馆,举办陈皮酒孝贤文化节;西溪天仙缘、建湖九龙口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珠溪古镇以《镜花缘》为背景推出百花仙子下凡威亚表演、君子国开市沉浸式剧场,2025年春节期间吸引30万人次打卡。二是做好红色传承。启动新四军纪念馆提升工程,推动红色文化场馆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加强新四军历史、革命文物研究阐释,新四军纪念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擦亮铁军精神品牌,串联红色遗存推出新四军东进北上主题线路。开展《盐运华夏》等红色剧目展演,将革命文化转化为旅游吸引力。三是讲好生态故事。建成黄海湿地博物馆,生态题材音乐剧《归》入选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不是菜鸟的盐小勺》荣获第12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金莲花最佳动画片奖。以勺嘴鹬、麋鹿、丹顶鹤为原型开发黄海湿地吉祥三宝IP文创,举办鹿王争霸赛,多彩演绎世遗故事。2024年开展湿地红了旅游季,将自然景观转化为文化符号,活动带动秋季游客量激增,水杉、百合、日出等生态元素成为爆款打卡点。

  推动业态创新,以“文旅+”拓展融合边界

  盐城突破传统观光模式,推动旅游演艺、电竞文旅、文旅场馆街区等跨界融合,打造多元消费场景。一是发展演艺经济。用文化创意提塑旅游精品,既有著名导演王潮歌的荷兰花海《只有爱》,更有扎根本土的《盐渎往事》《串场夜画》等8个文旅融合产品。西溪景区《天仙缘》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珠溪古镇通过威亚空中表演、实景剧本杀等,让游客因一部戏,爱上一座城二是打造电竞文旅。电竞产业与盐城青年友好型城市定位高度契合,是吸引Z世代游客的关键。2023年,盐城奥体中心举办玉麒麟CSGO高校联赛,单场直播观众超百万;2024年与玉麒麟联盟在电竞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计划成立本地高水平电竞俱乐部、举办高水平电竞赛事等,共同打造东方卡托维兹品牌,推动体育+文旅融合发展。三是丰富文艺场景。借力城市更新,融入历史文脉,形成了市区东西南北中五大主题街区。登瀛老茶馆运用戏舞台、长条凳、盖碗茶等年代元素,经常性开展相声、淮剧、话剧、二人转、脱口秀、地方小品等表演,延续文化根脉,入选省示范小剧场。1956星剧场、竹林大饭店人民大舞台将盐城老历史、老物件、老生活投影在建军路文商旅街区中,混搭盐韵中国风。珠溪古镇、DA艺术街区、新弄里、潮间带艺术村等一批古风国潮型”“艺术创意型文化街区、社区也为游客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

  打响城市品牌,以交流合作搭建联动平台

  盐城通过精准营销、主客共享、国际传播,实现从引客入盐留客在盐的跨越。一是精准市场触达。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目标市场,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活动,如短视频推广、网红打卡地打造、节庆活动直播等,有效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吸引力。与携程集团合力打造到盐城嗨周末营销产品,2023年获评文化和旅游部旅游宣推优秀案例。通过OTA平台、新媒体、旅行商和盐城文旅进百城、世遗推广进高校等活动,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品牌声名远播。二是注重国际表达。高规格举办全球滨海论坛,34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代表共赴盛会,100多家海内外媒体集中宣传推广了盐城文旅资源。联合携程集团组织召开国际旅行商大会,推出国际品宣NICE盐城。组织盐城(首尔)文化旅游交流周、中国盐城(荷兰)文化旅游交流会,对话世界舞台。美国加州州长来盐访问,丹顶鹤·加利福尼亚因此走红,盐湿地之都仙鹤家园声名远扬。三是聚焦主客共享。打造文旅微空间、微场景、微景观,建成凤依湖、中华海棠园、花样年华、盐龙体育公园等一批主客共享空间。举办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节、生态三鲜美食节、我爱盐青春艺术周、沿海文化艺术周、淮剧进商圈、非遗购物节,以及花开盐城”“盐盐夏日·暑你精彩”“盐城好秋色”“滋味盐城过大年四季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彰显城市魅力,融入文化内核,在吸引外地游客的同时服务本地居民。推行主客共享理念,引导居民主动宣传,促进游客与居民和谐互动,营造人人皆是文旅代言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系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