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用好“党管人才”金钥匙

发布时间:2014-08-19    

  ·积极探索分类管理、分层推进的人才工作机制,加快构建“1+3”的人才工作新布局。

  ·改革创新人才工作领导方式,形成人才、教育、科技“三位一体”、高效协调的新型工作机制。

  ·用好干部考核这根“指挥棒”,更加注重人才发展指标的考核,赋予“第一资源”第一权重。

   

  文/宁 组


  近年来,南京市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作为抓好科学发展的牛鼻子、开创未来的金钥匙,积极探索分类管理、分层推进的人才工作机制,加快构建“1+3”的人才工作新布局,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创新,充分释放科教与人才资源潜能,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

  众所周知,南京具有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优势。为了把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业创新的强大力量,南京大力扩充接轨国际的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走向市场的创新创业人才,开放创新的党政领导人才。先后两个批次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986名,并首批选拔出其中的48名作为“科技创业家”重点培养对象,派送国外学习培训。

  积极改革创新人才工作领导方式,明确由市委书记主抓人才、市长主抓教育、专职副书记主抓科技,形成人才、教育、科技“三位一体”、高效协调的新型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对区县人才工作的指导和考核,明确要求各区县和开发区党委(党组)书记带头抓人才工作,构建“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计划、近期有行动方案”的工作推进体系。

  在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中,南京着力用好干部考核这根“指挥棒”,更加注重人才发展指标的考核。制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从理念设计到指标设置到权重设定,着力突出人才发展的刚性要求,使人才工作成为决定各单位年度考核的关键因素。在区县年度百分制综合考核中,人才引进一项就占7分,而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只各占4分,赋予“第一资源”第一权重。

  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必须遵循规律尊重实际抓好重点。为此,南京正加快构建“1+3”的人才工作新布局。

  1”就是创建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旨在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目前已经规划了总计20个、总占地50平方公里、分布于13个区县的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人才特区),明确要求每个特区都必须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器、创业企业加速器和中试用房,并配建人才公寓、科技创业总部基地及相关设施,切实把特区打造成为海内外最适宜人才集聚、创业孵化和高端研发机构集聚的“小环境”。

  3”就是南京“321计划”、“科技九条”、“创业七策”等三大人才政策。通过实施“321计划”,到2015年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集聚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00名,通过引进、培养并资助领军型人才创业,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通过实施“科技九条”,进一步解除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投身创业的后顾之忧,引导和扶持他们走向市场、投身成果转化,从科技创新人才向科技创业人才转型,使蕴藏在体制内的人才资源转化为转型发展的现实力量;通过实施“创业七策”,引领和激励所有在校大学生关注创业、投身创业,加速培养和造就青年科技创业生力军。

  同时,南京全方位营造有利于人才安居乐业、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服务链,着力形成“创有所扶、长有所促、成有所励”的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公共技术、投融资、信息交流、中介服务和政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实施人才安居“195工程”,按照拎包入住标准,确保5年内建设筹集1千套专家公寓,9千套人才公寓,5万套青年(创业)公寓;大力加强城市国际化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加速教育事业的国际融合,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国际化程度,培育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为海内外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