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明 等
镇江市以运用促管理,寓管理于引导,使互联网成为凝聚民心民力、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经验得到中央与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得以在全国范围推广。
科学构建网络管理制度体系
强化宣传部门网络管理职能。在全省率先成立“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升机构建制,扩充行政编制,确立工作职责。
理顺网络管理体制。明确宣传部门主管互联网信息内容、公安部门打击网络犯罪、经信委负责行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互联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互联网行业协会,组织网络评论员队伍,有效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
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制定出台联席会议工作规则、有害信息处理程序、舆情收集研判反馈、网络发言人在线回复、突发舆情快速应对、电信运营企业联席会商、网络基础资源联动查询等管理机制。
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实施分级预警预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镇江市互联网突发舆论事件应急预案》,将网络舆论事件处理纳入市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分设四级响应的网上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网上引导、网下沟通”的应对机制。在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时,坚持以公开为原则,通过网络公开引导,网下交流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澄清事实、驳斥谣言、畅通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拓展网络互动平台
借助网络集纳民意民智。市政府相关部门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网络推行行政决策公开,对事关民生的城市建设规划、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等决策,开展“问需于网、寻策于民”活动,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
利用网络推进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连续三年网上述职述廉,88个市级机关开展“创先争优”网上公开承诺活动,有效改进机关作风。
推出“网络发言人”制度。在全国率先推出“网络发言人”及回复制度,在线受理市民意见反映,限时答复处理,创新政府和群众的互动渠道。
开通“网上居委会”和“网上派出所”。全市80个社区率先开设“网上居委会”作为网上服务平台,“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进社区,网上对接社区居民意见诉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开展网络热点对话。相关部门领导针对城建规划布局、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境建设等热点话题与网民对话沟通,积极互动,鼓励建言,增进理解。
因势利导扶持自发性的网络活动
培育各类网络群体。经过培育,现已形成3000多人的网络评论和舆论引导中坚力量,通过分层分级管理,形成骨干层、紧密层、基础层相结合的队伍架构。骨干层是精心选聘的资深版主;紧密层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公职身份与网民公开互动;基础层则主要负责征集网民的诉求。
扶持自发性的网络活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教育、文化、体育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坚持常年策划开展网络主题实践活动,已形成爱心募捐、志愿服务、环保行动、捐资助学等十多个系列主题,这些网络活动突出主流价值取向,提高网民认知水平,消解消极文化的影响。
打造知名网络品牌。镇江现有网络群体40多个,以慈善、文化保护、农业服务等为主题。从2008年起,“网民节”在镇江已经连办三届,“大爱镇江”主题创建活动使得“社会儿女”、“黄丝带”志愿者等网络群体成了镇江新的城市名片。
(作者方明为江苏省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旺洪、刘伟、林海参与研写)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