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居家养老 发达国家各有招

发布时间:2014-08-19    

文/蒋林


发达国家在走过一段崇尚机构养老的弯路之后,越来越重视居家养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家庭养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目前,居家养老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同选择。


瑞典:居家养老率达90%

瑞典目前实行的有三种养老形式,即居家养老、养老院养老和老人公寓养老。政府眼下大力推行的是居家养老的形式,并为所有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全天候服务。

早在2003年,瑞典议会就专门成立了“老人委员会”,并出台了《未来老人政策》。根据这一制度,老年人提出的申请只要核实批准,便会有专业人员定期到其家中进行医疗、家政服务,并为那些有特别需要的人配备专门的警报器。

瑞典各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家政服务虽说是福利性质的,但还是要收取一定费用。


日本:护理保险让老人回归家庭

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国民每年缴纳3000日元就可以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家庭“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后来,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最近为“一碗汤”距离,最远为“一炷香”时间。


德国:鼓励与独居老人合住

德国的妙招之一是安排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这样,老人得到了照顾,大学生又省下了宿舍的租金。

德国社会福利机构还安排一些独居老人和单亲家庭住在一起,组成“三代同堂”的临时家庭。老人体验祖父母照顾孙辈的快乐,单身父母也能省下请保姆的费用。


新加坡:与父母同住可获津贴

1995年,新加坡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被控未遵守该法令的子女,一旦罪名成立,可被罚款一万新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20084月起,凡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租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


美国:开发全面监测系统

美国85%的老年人都希望在家中养老,不愿被送到养老机构。但是,一旦独居老人突然发生意外,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救助措施?美国正在研制一种全新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被精心放置在老年人活动的关键地点,如浴室、厨房、入口和卧室,用来监视老人家中情况并记录他们的行为。


法国:完善老人居家养老政策

越来越多的老人使法国政府选择了“居家养老”的政策倾向。2007年,法国政府通过了面向老年人的两项全国养老规划《安度晚年,2007-2009》和《高龄互助2007-2012》。这两项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确保居家养老和养老机构养老的连续性,以应对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挑战。《高龄互助计划》则体现善待老人的政策主题,采取一些改善的强化措施,以保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自由选择是否居家养老,发展服务与护理项目,加强家庭护理人员培训。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