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沧浪区是全国较早探索居家养老工作的地区之一。早在2003年,沧浪区葑门街道结合实际,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在全国首创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新理念。近年来,打造精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成为苏州市沧浪区“社区养老”的探索方向:日间托老所、虚拟养老院、“五色养老法”……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精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沧浪区已初见端倪。
日间托老所,
沧浪老人离不开的第二个“家”
二郎巷“南山驿站”日间托老所是沧浪区在居家养老模式探索中走出的新路,日间托老所针对的是身体健康的老人,不仅要为他们解决吃饭“问题”,更要整合社区资源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添彩。“日间托老所”按照功能布局分为三层:一层为生活区,设有餐厅、厨房;二层是休息区,可容纳80张床位,供老人午睡,每位老人还配备私人储物柜;三层是活动区,老人在此可欣赏沪剧、评弹、昆曲等优秀传统戏,还可以下棋、唱歌。
2010年1月,日间托老所正式运行,主要是接受沧浪区内70岁以上的孤寡和空巢老人。老人们每月缴纳360元,负担日常的菜钱以及少数水电煤等费用开支,其余都靠政府来补贴。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喜好,沧浪区还特地邀请和平国乐团来为老人们演奏乐曲,荷风曲社表演昆曲;每星期还定期举办一次书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日间托老所让老年人找到了归属感,得到了许多老年人的赞赏。
虚拟养老院,
老年人实实在在的“贴身保姆”
日间托老所使身体健康、经济相对宽裕的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找到了快乐家园。那么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的老人在选取居家养老方式时,又该如何呢?“老人呆在家里,只需拨打一个电话,专业服务公司人员在老人指定的时间上门为老人提供所需服务。”沧浪区的回答轻松又“给力”。
沧浪区的“给力”全凭“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该养老院因最早采用“信息化养老技术”而遐迩闻名。实际上,这里就是一个总指挥中心,它一头连接着老人的居家电话,一头调动着6个养老服务站的家政服务员。老人们的资料都被详细录入了庞大的数据库,有老人们的自然情况、子女联系方式、订制的服务内容等等。服务员开始服务和结束服务都要用老人家的电话拨打免费电话报钟,有关服务情况都会被记录下来。确有必要超过服务时间的,养老院会给予额外补贴。
养老院提供的服务共计六大类53项服务。其中,洗衣烧饭保洁等便民家政类有17项,修理水电等物业维修类16项,陪同就医、陪同散步等助医保健类12项,生日问候等人文关怀类5项,还有娱乐学习类和应急求助类3项。凡是老人所需要的服务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需要服务的老人可以像进饭店点菜吃饭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只需一个电话随意下单,丰俭由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为缓解“空巢”老人的寂寞感和心理压力,虚拟养老院顺势而为建立了回访制度:辖区内6个地区的片长和站长每天回访接受过服务的老人,回访重点并不是服务质量,而是同老人谈心,了解他们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再做针对性的疏导。总的来说,虚拟养老院,虽然“虚拟”,但服务确是实实在在。
五色分级法,
让养老服务“菜单化”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沧浪区在人性化、多元化的志愿服务上又开辟出新路径。2011年该区首创“五色养老法”,在原有志愿服务的基础上,配合老人的需求将志愿服务“菜单化”,该模式受到了央视新闻频道焦点新闻的关注。
所谓“五色分级法”,即是指将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根据家庭情况和身体状况分为红色、橙色、紫色、蓝色和绿色五种颜色等级,不同颜色等级的老人享受不同的志愿服务。
社区90周岁以上的高龄孤寡老人以及病危人群被归为“红色”级老人,志愿者为“红色”级老人提供的服务共有8项。这8项服务除了探访、聊天之外,还具体包含:关注老人生活状况,家中用电、用气等安全问题,及时为其解决安全隐患,有任何突发状况及时与社区联系等;每月一次提供上门理发服务;每月两次提供上门测量血压服务和健康咨询服务;开通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陪同上医院检查、治疗、配药,代买生活用品、买菜等;建立老人家庭服务账,帮助料理生活,并做好财务账,提供服务依据。根据老人需要,提供一对一邻里小灶服务。及时将各类补贴、慰问金送到老人手中。
“橙色”老人主要指无子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老人”,出行难以及身体差的无人照顾的老人和残疾人,80-89周岁的孤寡老人;“紫色”主要针对无子女、无劳动能力且行动不便的“二无老人”;“蓝色”主要针对70-79周岁的空巢老人;“绿色”是指社区身体健康的60周岁以上老人。社区开通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并定期组织各种活动,以丰富老人的生活。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