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研究]政府应该怎样帮扶光伏企业“越冬迎春”

发布时间:2014-08-19    

  文/张曙光


  我国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离不开政府的帮扶,但如何帮扶?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


  第一,市场并购还是国有化?

   

  国有化虽然是光伏产业摆脱目前困境的一个途径,但国有化的结果必然会压缩民营经济和市场竞争的空间,不利于企业家精神和才能的成长,会进一步加剧光伏产业的危机,将阻碍光伏产业长期发展。

  产业困难时期也是调整的有利时机。既然前期盲目发展,投机盛行,现在破产倒闭一批是必然和必要的。通过市场并购,使一些好的企业做大做强,是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


  第二,财政补贴还是金融支持?

   

  由于盲目发展,产能过剩,又遇到国外“双反”,市场缩小,光伏产业出现了现金流断裂,资金流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支持,帮其解困是必要的。与国有化和加大财政补贴等财政手段相比,运用金融手段的扶持办法更优,可以帮助光伏产业渡过流动性危机。

  具体的办法是增加银行的授信和贷款。为了释缓银行的忧虑,保证贷款的安全,政府可以给予贷款贴息和担保。这样,企业就会有压力和动力去提高技术,改善经营,奋力脱困。


  第三,是补贴生产者还是补贴消费者?

   

  保护幼稚产业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而保护的办法之一是财政补贴。然而补贴给谁却大有讲究。如果是补贴给生产者,不仅会遇到国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而且其实施也会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是遍撒胡椒面,还是选择性补贴?遍撒胡椒面有违调整的原则,选择性补贴的对象和多少很难确定,容易形成设租寻租。

  而补贴消费者不仅能够真正实现节能惠民的目的,而且能够真正启动内需和扩大消费。由消费者进行选择,会把货币选票投给生产技术高、产品质量好、有自己品牌的企业。这是市场选择,而不是政府指派,它会促进和发展市场竞争,而不会发生企业的弄虚作假和官员的寻租腐败行为。


  第四,如何开拓国内市场?

   

  如果政府能够对居民投资屋顶和墙壁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行为进行补贴,使各家各户愿意投资安装,并安装得起,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国内需求;如果电网设施能够解决居民太阳能发电自用后剩余电力的上网问题,居民除了用电以外,也就有了投资的额外收益,其投资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