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志彪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不仅需要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本属性,即一般的“深化改革的先行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的功能,而且在战略定位上,还应该体现更高、更全面的战略态势。
一是要成为具有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示范区。就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和发展态势而言,未来中国必定是吸收全球创新资源的中心。为此,科教资源丰富的南京应该重点成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技术的主要来源或源头,成为具有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苏锡常和镇江应该重点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科技产业转化为财富的主要创新基地。
二是要成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示范区。仅仅依靠学习模仿、消耗资源和投资驱动不可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区域率先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在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确立。这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要素。走创新驱动道路、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是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根据江苏发展的阶段演变后慎重确定下来的发展战略,也是苏南可以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区的主要依据。
三是要成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苏南之所以可以作为引领全国现代化发展的示范区和标杆区,一个重要的依据是苏南作为沪宁线上密集分布的城市群,不仅是创新体系建设的空间载体和富集创新要素的核心,而且可以通过这些发达的城市群之间的互动,以雄厚的科教资源、工业化水平和财政基础支持和反哺“三农”现代化。城市群落、产业集群的建设与“三农”现代化互动发展,将为我国其他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树立示范榜样。
四是要成为辐射和带动后发地区发展的桥头堡和发展极的示范区。具体可以利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定位特征,把现代服务业中心这一经济运行的神经指挥系统,通过企业总部的方式密集地建设在苏南地区来达到。根据“现代服务中心”自身所具有的对制造业“面对面”服务的要求,要设法把一般的制造业根据市场的要求配置在苏北、安徽、江西和一部分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实现苏南对这些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此,苏南的产业政策要鼓励“留下公司,转移工厂”。除了要继续提高单位国土面积的投资强度、强化现有的“苏锡常”增长极外,还需要在地理空间上形成“宁镇扬”新的增长极,共同成为江苏发展中的一个哑铃的两头,把苏锡常的一部分发展能量通过宁镇扬传递出去。
五是要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环境和生态的国际标准是基本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既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是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最主要的现代化福利。江苏尤其是苏南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矛盾比较突出的领域,如果苏南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把这个问题真正妥善处理好,那所取得的经验绝对可以成为中国其他地区发展的借鉴。既要经济发展,更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不要把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人为地对立起来,对环境问题提出更高的标准,也有助于苏南产业的提档升级。
六是要成为幸福江苏建设的示范区。不仅包括收入水平提升以及公正的分配,还包括政治民主、社会事业发达、法制建设水平领先等一系列内容。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