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生概率最大的全球风险是收入严重不平等问题。
◎ 影响力最大的风险将是重大系统性金融危机。
◎ 发生概率和影响力同时位居前5位的两大风险则分别是财政长期失衡问题和水资源供应危机。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都会带有风向标意义。今年1月8日发布的《2013全球风险报告》分析了在未来10年内的50个全球风险。“这些全球风险本质上是对一系列最关键体系的善意警告。”报告编辑兼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李·豪威尔(Lee Howell)建议各国高度重视自身对全球风险的抵御能力,以确保面对重大事故时,关键体系能继续正常运行。
经济压力:财政失衡和债务危机成为最大风险
目前,全球经济体系仍然承受着巨大压力,特别是超宽松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正考验着全球风险抵御能力。
财政失衡和债务危机已经成为西方乃至全球最大的风险。具体看来,欧元区的不稳定将依然在未来数年间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系统性的财政失败威胁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持续的全球经济不稳定,让各国政府从主要着眼于长期的解决方案,转变为聚焦眼下,着重解决眼前的问题。
然而,鉴于近年间在欧元区此起彼伏的反财政开支缩减的抗议行为,世界经济论坛认为,欧债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都将给全球金融系统稳定带来潜在风险。风险的累积正一步步削弱着市场对各国政府的信心,欧元区政府的信任危机尤为明显。
收入失衡风险同样不能忽视。事实上,收入分配失衡不仅是造成当前全球经济困顿的根源,甚至是造成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根源。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近10年来,全球收入两极化趋势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才是一切危机之根源。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
地球环境体系面临的压力也有增无减,特别是温室效应的加剧以及有可能更加频繁出现、后果更加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正考验着地球的风险抵御能力。报告把“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列为第三个最有可能发生的全球风险,是10年内最具连带效应的环境风险之一。
报告认为,金融危机转移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社会经济风险使人们无暇顾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缺乏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长期威胁的紧迫感。苏黎世保险(Zurich Insurance)首席风险官Axel Lehmann以去年出现的多起极端天气案例为例,质疑称“至今也没有任何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解决方案出台”。
奥维咨询首席执行官约翰·德里说:“保护自然环境和发展经济如同相互对抗的两场风暴。如果我们不投入必要的资源缓解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那么我们子孙后代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政界、企业界和科学界需要携手共同应对这些复杂的风险。” 在经济和环境都在经历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应当进行必要战略投资,防止经济和环境体系出现重大问题。
互联网世界:“数字化野火”难以扑灭
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有可能成为社会恐慌之源,甚至造成严重的地缘政治后果。报告将高度互联世界中的数字化“野火”列为全球重大风险之一。
毋庸置疑,高度互联的通讯体系让人类受益匪浅,但也正是因为高度互联,那些有意无意误导他人、或者具有挑衅意味的信息才扩散得更快;由于虚拟世界里以讹传讹的信息飞速扩散,即使正确信息马上跟进,可能也来不及避免危害的产生。
当今世界已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但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种种违法和不负责任的信息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互联网的跨国性、流动性等特点则要求世界各国除了在本国层面采取行动,依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外,也亟须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和平安全、开放有序的全球网络空间。
目前,全球网络建设的标准和制度虽初现端倪,但仍未形成明确的世界性规则,特别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立法已迫在眉睫。
医疗卫生:抗生素耐药性成为公共健康威胁
上世纪医学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让世界各国沾沾自喜,这种现象极其危险。报告说,卫生事业进步的同时,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全球高度互联互通性使流行病传播风险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一些高效药物被开发出来治疗结核病、疟疾、艾滋病、流感和其他许多细菌传染病,所有这些药物到一定时期都可能由于耐药性而失效。目前,几乎每一种抗生素都面临这种风险,抗生素耐药性已发展成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健康威胁。
保护人类生命的最有效、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抗菌和杀菌药物(抗生素),但这种方法是不可持续的。每一种抗生素都会造成选择性进化压力,即有些细菌会产生耐药性并延续基因突变的能力,而基因突变又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得以维持。截至目前,新的抗生素仍然在不断问世并取代药效不断下降的旧抗生素。然而,人类的创新速度最终可能无法赶上细菌突变的速度。人体对抗生素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可能会把早已不堪重负的医疗卫生体系推向悬崖边缘。
此外,全球资源刚性需求将持续增长、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全球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利用国外资源的风险和难度加大,国家间的竞争将演变为资源特别是能源竞争,资源约束和资源安全带来的全球性风险将会在未来10年影响全球经济。
(李克海根据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资料整理)
世界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1971年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更名。论坛因每年年会都在达沃斯召开,故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论坛年会一般是在一月下旬召开,会议持续约一周时间。论坛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在此基础上安排200多场分论坛讨论。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世界经济论坛所探讨的议题逐渐突破了纯经济领域,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论坛组成的核心是其会员和合作伙伴。目前,论坛拥有1000多个会员,全部是世界知名企业和公司。论坛自成立以来,借助包括年会在内的各种会议形式,成为各国政要、企业领袖、国际组织领导人、专家学者就各种世界重大问题交换意见的重要平台。每年讨论的全球性热点问题或趋势性问题,对全球舆论具有重要影响。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