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
架设“高压线”,通上“高压电”
2013年1月30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十二届省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执行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必须突出一个“严”字,敢于动真碰硬,强化监督检查。省委强调,要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十项规定》情况,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列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以铁的纪律保证规定要求落到实处,发现党员干部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对贯彻不得力、措施不到位的,要督促整改,真正做到既架设“高压线”,又通上“高压电”,对违反规定的情况保持“零容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现干部有了问题,要及时提醒打招呼,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党员干部千万不要以为组织上的教育提醒,是跟自己找麻烦、过不去,及时的监督提醒其实是对干部的真关心、真爱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执行规定情况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把专项整治与日常督查结合起来,既要总结宣传风清气正的正面典型,又要发现处理违纪违法的反面典型,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罗志军
扎实提升全面小康建设质量和水平
2013年1月22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南通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按照十八大的最新要求,丰富了“两个率先”的目标内涵,提出了“五个新”的定性要求。省里正在对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的提升和完善,使全面小康建设能真正体现“更高水平”要求,就是要引导大家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攀比、不搞水分,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两个率先”目标迈进。对包括南通在内的苏中地区来说,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果、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宁可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做一些基本现代化的事,也不能匆匆忙忙往基本现代化赶却在补全面小康的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更清醒,工作要更扎实,真正使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得到老百姓认可。
罗志军
树立长期艰苦奋斗思想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
2013年1月23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徐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现在要勇于把成绩“归零”,在新的起跑线上再次起步,努力使各方面工作继续走在前列。要清醒看到,对于包括徐州在内的苏北各市而言,发展不够充分、不够平衡的基本市情没有变,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后发追赶的地位没有变,全面小康建设的攻坚任务没有变。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做到忧患在心、务实求实、少说多做,既咬定小康目标不动摇,推动发展不松劲,又坚持时序进度服从发展质量,统计数字服从群众感受,使苏北的全面小康建设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罗志军
在“不变”与“变”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
2012年12月21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国际环境看,既有基本判断的“不变”,又有内涵和条件的“变”。“不变”主要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变。内涵和条件的“变”主要是,经济低迷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竞争最稀缺的资源,资源环境、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能源供求格局出现新变化,经济问题政治化现象突出,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江苏素有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好传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就是我们抢抓机遇、缩小差距的过程。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不断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李学勇
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点
2012年12月21日,省长李学勇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体现和落实好以下要求:——突出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必须把主题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加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切实把握好“稳”的基本要求,把握好“进”的核心内涵,重点在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社会大局上保持稳定,在改革创新、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上求进,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更大力度抓创新,切实把工作中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后劲实现新提升。——着力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立足当前办好实事、着眼根本构建体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李学勇
201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3年1月20日,省长李学勇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具体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5%左右,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左右。他指出,这些指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权衡提出的,体现了稳中求进的要求,体现了“两个率先”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成这些指标有一定的压力,但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石泰峰
切实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2012年12月19日,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在高淳县、靖江市专题调研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时指出,关于下一步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一是坚持改革目标不动摇,有组织分步骤地加以推进。通过3至5年的努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四大体制机制,力争形成一些在全省、全国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二是深入研究改革路径,抓住重点力求突破。既要通过农业农村内部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更要注重城乡改革联动,综合配套,整体推进。三是不断改进试验方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把改革的目标、路径和方法的设计与基层创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切实把增进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农村改革试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