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直击]

发布时间:2014-08-20    

1、核心技术缺失

射频标签(RFID)是实现终端感知和地址标识最重要的工具,是物联网三大关键技术的基础,尽管我国已大量生产射频标签,但仍面临着核心芯片依赖进口、自主标准缺位、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在技术创新领域,虽然我国物联网行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来说,很多创新仍属于模仿创新,一味的模仿创新尽管加快了国内厂商进入物联网产业的进度,但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也限制了其未来发展和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同时拖后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失去了“智力密集型”的高利润环节,中国企业大多处于“生产力密集型”阶段,利润空间的缩小更是不言而喻。


2、标准化问题成为主要瓶颈

物联网行业的成型需要将现有的应用和技术,以及不同行业的数据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对接,形成标准化。这个进程中有两个问题,一是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二是相关行业利益链的重构。当前我国标准化工作具体存在着以下问题: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不够,标准之间交叉矛盾时有发生,导致社会各界无所适从;标准制修订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有些标准刚制定出来就已经过时了;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不够,标准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小企业标准化工作很差;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程度较低,已参与的大都是并不处于核心的标准。


3、物联网的盈利模式还不成熟

物联网被各国公认为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但物联网却并没有像互联网那样迅速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商业模式上的空白。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有它的投入、产出和它的组件,它们以某种方式组合提供产出。物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更是如此,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实现多方共赢,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让产业链中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就目前而言,我国物联网产业链的发展还处于认知和培育阶段,运营主体以政府、运营商、产业联盟为主,其他环节都非常薄弱,盈利模式不成熟,计费手段缺乏。


4、物联网应用仍以孤岛式闭环应用居多

目前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在特定行业或区域的闭环应用,信息的管理和互联局限在较为有限的行业或区域内,没有形成真正的物物互联。闭环应用走向开环应用,各行业内必须对标准、盈利模式形成共识,并打破地域、行业及企业间的界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