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合成,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12月,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文/李克海
随着南非德班峰会闭幕,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走过了整整一轮。短短5年间,金砖国家合作风生水起,不断深化,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民主治理的新兴力量。国外媒体惊呼全球经济治理权力正在从西方转向新世界。
互补互益伙伴关系不断深化
2009年,中俄印巴四国领导人首次会晤,讨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发展领域的紧迫问题,通过发表《叶卡捷琳堡联合声明》申明进一步加强四国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意愿。2010年12月,南非成为 “金砖国家”正式成员。此后,金砖国家的政策磋商机制不断拓展和丰富,从首脑峰会、部长级高官对话、专家工作组会议、国际多边议题的外交协调延伸到由智库、企业家和民意领袖参与的网络构建等多种形态。
5个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互不相同,中、印、俄、巴、南分别享有“世界工厂”、“世界办公室”、“世界加油站”、“世界原材料基地”、“黄金之国”的称号。但金砖国家都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都面临结构转型的艰巨任务。充分利用各国之间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和产业上的互补性,谋求共同发展,是金砖国家合作的根本目标。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既为各成员国判明形势,交流经验、破解难题,共同制定“共享式增长”大计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对话平台,也为其扩大经济上的相互需求与互补性,调节贸易竞争,实现彼此间工业化与产品差异化,并最终促进南南贸易的大发展、大繁荣,减少对发达经济体的传统依赖创造了条件。
与七国集团等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不同,金砖国家不是新的大国集团,不是政治同盟,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发展伙伴。金砖国家积极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涉及金融、经贸、工商、农业、卫生、科技等诸多领域,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南非标准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印度和巴西一半以上的出口以及南非48%的出口都以新兴市场为目的地,而金砖五国之间的贸易额约达3100亿美元,是2002年280亿美元的11倍以上。近年来,曾一度困扰中国与其他金砖四国关系的贸易摩擦问题也得到有效控制。此外,金砖五国已着手研究和实施一系列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努力扩大和深化相互之间的互利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这反映出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更趋紧密。
金砖银行: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在今年3月27日闭幕的南非德班峰会上,金砖五国元首就共同出资组建“金砖银行”达成原则一致,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这被国际舆论认为是本届峰会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不仅将为金砖国家利用外汇储备来促进成员国间投资、贸易和经济合作提供有效途径,更由于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分别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而这两个机构的设立被西方舆论视为发展中国家对由欧美国家垄断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挑战与替代,是终结西方国际金融主导权的重要一步,是增加金砖五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对抗欧洲拖延已久的经济危机的办法。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认为,金砖银行的设立一方面彰显了金砖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政治地位。该银行不仅是世界五个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进一步团结的标志,也显示了21世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它们将集体扮演负责任的角色,助力建设世界政治与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金砖银行也将成为金砖五国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平台。金砖五国是世界银行的主要借款人,同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金贡献与日俱增,但五国在这两家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决策过程中,没有获得和自身经济实力及贡献相应的话语权。金砖银行的成立,能够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并且倒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进一步推进,推动世界治理结构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设立金砖银行也进一步夯实了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基础,密切了各国的关系。由于有了金砖银行这一实体合作机构,金砖国家合作就从一个文字概念、一个对话机制变成一个现实的经济组织。未来,可以通过金砖银行、双边或五国多边的货币互换合作协议、相互贷款,共同设立贸易投资合作基金、应急储备基金,构建金砖国家之间多层次金融合作体系,进一步推进双边贸易。
“非洲要素”增添金砖国家合作新动力
每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对于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现有合作,并开通新的合作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峰会充满了非洲要素。
峰会首次在南非德班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为主题,特别是金砖国家领导人与非洲15个国家的领导人以“释放非洲潜力:金砖国家与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为主题开展了首次合作对话。这是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第一次与另一个地区开展平等合作的集体对话,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对话双方以非盟“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2010-2015)为框架,以“非洲总统基础设施重点开发项目、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为对话蓝本,就金砖五国和非洲共同寻求在互惠互利基础上鼓励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支持非洲矿业、农业、金融、能源、就业、技能发展、食品和营养安全等优先领域的广泛合作,搭建起一个初步的议事及前期操作平台。首次“金非对话”已就下列关键议题达成如下成果:一是签署了《可持续发展合作和联合融资多边协议》,二是签署《非洲基础设施联合融资多边协议》。两项协议将为非洲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提供持续融资支持。
非洲要素的注入增添了金砖国家合作的新动力,也为深化中非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增长成为一大亮点。在贸易上,中国已连续四年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非洲是中国第二大工程和劳务承包市场。随着德班峰会的举行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首次出访选择了非洲三国,必将进一步深化中非关系,释放中非合作潜力。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瞭望》新闻周刊、新京报】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