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 桥 吴 磊 叶继红
近年来,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和办法,但时常效果并不理想。明确政府在创业不同阶段发挥的具体作用,努力使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与不同创业活动和创业人群的实际需要相契合,才能切实提高政府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效用。
一、政府在创业促进就业中的职能定位
对政府而言,大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既是一项成本较低的就业措施,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以创业促进就业,本身也是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创业促进就业中,各级政府尤其不能缺位。
从宏观层面来说,政府通过改善创业环境影响全社会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和效率。相对于通过成本变化直接影响创业企业,政府行为的这部分影响往往是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施加的,尤其是在公共性创业环境领域比较常见,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在社会文化中倡导创业精神进而激发民众的创业意愿。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政府通过改善创业环境以降低创业成本,使得企业(个体的“创业行为”)的创业绩效得到增进,企业存活率提高、初创企业数量增加,促使全社会的创业活动呈现活跃状态,进而带来相应的创业效应。
而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等创业效应则意味着政府行为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政府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创业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创业意识形成阶段、创业准备阶段以及企业初创与成长阶段。在三个阶段中,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同,对创业过程的影响也不同。
创业意识形成阶段,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培育先进的创业精神,弘扬追求财富、创业自强和吃苦耐劳的创业文化,营造与市场经济开放平等、敢冒风险、勇于竞争等基本特征相一致的创业文化和氛围。
创业准备阶段包括寻找创业机会、提升创业能力和获取创业资源( 资金、技术、人才等) 三个环节,政府在每个环节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企业初创及成长阶段,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资金、税收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建设企业孵化平台,减少企业初创期的风险;及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各种辅导等。
三、政府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
创业活动的实现和完成需要同时具备创业动机、把握创业机会和掌握创业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政府应当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来分别满足创业活动对“动机”、“机会”和“技术”三个维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政府创业政策措施包含以下6个方面:(1) 创业促进。(2)创业教育。(3)减少进入和退出障碍。(4)对初创企业的商业支持。(5)初创或种子融资。(6)目标群体政策。以上创业政策措施的实施,分别通过“激发创业动机、提供创业机会和培育创业技术”三个维度中的至少一个来促进创业活动。通过激发创业动机、增加创业机会和培养创业技能等方面来实现增加“想创业、会创业、能创业”人群,以此来促进就业增长和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政府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的选择应重点把握政策供给与创业需求空间和时间的结合。对不同的创业类型、创业人群以及不同的创业地区提供相应的创业促进就业支持政策,使其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在空间上与创业需求相契合。同时,依据创业活动过程的资源需求规律,不断培育和丰富创业资源,使创业促进就业的支持政策在时间上与创业过程契合。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