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位南北交流干部的实践思考:南北合作共建如何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4-08-20    

文/钟晓栋


南北合作共建开发区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苏北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几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实现新的突破,我认为,领导支持,资金保障,产业培育,惠民富民,这四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

领导支持是关键。南北合作共建作为新生事物,涉及人员调配、资金配套、土地供应、房屋拆迁等等,无一不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仅有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单就人员调配来说,如果苏南方不肯把思路广、胸襟宽、有创劲的优秀干部选调到苏北任职,那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再好、再高明,也只能空中楼阁,无法落地。无锡新区与新沂市合作共建无锡—新沂工业园7年来,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共建机制全面优化、发展后劲迅速增强、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是与两地领导的支持分不开的。作为合作共建的双方无锡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新沂市委、市政府无缝对接,全力支持无锡—新沂工业园工作,双方主要领导每年一次互访,遇有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亲自调度,现场办公,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在干部问题上,无锡新区更是向无锡—新沂工业园倾斜,先后3次共选派了16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常年奋战在招商、财政、建设等经济一线的干部赴新沂任职。

资金保障是基础。干部选调到位后,建设资金就成了关键。基础设施、载体建设、拆迁安置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投入自然就没有产出,也谈不上发展。如苏宿工业园这几年能取得世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苏宿工业园的大投入、大开发。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运作方,苏州工业园区仅为苏宿工业园开发公司注入资本金就高达4亿元之多,并为苏宿工业园提注入供了超过10亿元的融资担保;除此之外,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还拨付给苏宿工业园办公经费9000万元,并承担了苏宿工业园129人次赴新加坡培训、300多人次的苏州培训费用。没有这么强大的财力支持,苏宿工业园很难有这么快、这么高的发展水平。

产业培育是根本。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工业化无从谈起;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只能是空城。无锡—新沂工业园从成立之初就确立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无锡新区的招商优势,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南北合作共建的第一要务,将产业培育作为园区的头等大事,着力引进投入产出大、带动效应强、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和企业,随着华信科技、华铭江苏、四达集团、必康药业等知名企业入驻园区,以及五彩化工等一批产业项目的成功转移,极大地提升了无锡—新沂工业园的发展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新沂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惠民富民是宗旨。必须牢牢记住这一条。没有这一条,共建园区的正常工作都无法开展,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南北合作共建的根本目的是让苏南带动苏北发展,让广大苏北地区的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惠民富民自然是南北合作共建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共建园区的生产更加发达、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更加文明,南北合作共建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和支持,南北合作共建的领域才能更加宽广,南北合作共建的前景才能更加光明,南北合作共建的成果才能更加丰硕。


(作者系中共新沂市委副书记)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