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子俊
迄今为止,苏北在全省经济版图中还是比较弱的一块,加快发展仍然是当务之急。苏南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往往不是外生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体系的内生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在接受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和苏南地区帮扶支持的同时,主动策应、积极参与,着重增强内生力量,是苏北加快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身体在苏北,但头脑要融入苏南
苏南之所以快速发展,关键就在于他们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和苏南人相比,苏北人思想解放慢,观念转变慢。当苏南在“找市场”时,苏北却在“找市长”;当苏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时,苏北有些地方却怕担姓“资”的风险;当苏南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苏北很多地方还没有把工业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当苏南大幅下降管理权限寻求微观搞活时,苏北不少地方还在过分强调权力统一和归结。苏北要加快发展,必须首先推进思想解放,虽然身体在苏北,但“头脑要融入苏南”。
就我们淮安区来说,推进思想解放,关键是三条。第一是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的事情,都可以大胆办,绝不能墨守成规。第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无形之手”的作用,大力发动全民创业。大力宣传返乡创业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动员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来,唱响创业致富的主旋律,把丰富的民间资金变成加快发展的民间资本。第三是要在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上,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作为重要标准,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锻炼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把发展经济实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标准,把干部逼向市场、逼向经济发展第一线。
抢抓苏南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目前江苏全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段,苏南即将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苏中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而苏北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有些县区甚至在工业化的初期与中期之间。苏北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化滞后,苏北要加快发展,必须坚持工业经济第一方略。
从淮安区实际来说,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8.6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尚未进入高加工度阶段。在这个阶段,发展工业经济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扩张总量。同时要在扩张总量的过程中体现调结构转方式。其中,重大项目、大企业、科技创新是重要抓手。需要特别强调两点:第一,引进重大项目,但要避免饥不择食。我们最缺乏的就是重大项目,要抢抓苏南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但要选商选资,实现从来者不拒到双向选择转变,特别是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坚决不上,不能饥不择食。第二,重视人才,才能缩小差距。苏北是欠发达地区,如果不重视科技人才工作,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更大。我们将在人才引进、创新要素集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下更大力气,全面提高科技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推动从“打工型经济”向“创造型经济”转变。
借鉴苏南经验,增强载体的支撑能力
在发展实践中,苏南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招商引资,不仅形成独特发展模式,还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载体。这一成功经验,对苏北发展有重大启示。目前,苏北载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必须把载体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促进整体功能提升。
具体到淮安区,关键是要加快推进开发区建设,把开发区做优做强。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区经济最强的增长板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开发区形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功能,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要用足用好省里南北共建园建设的政策机遇,使省国信淮安工业园真正成为南北合作的切入点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着力点。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书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