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旋律依然强劲,但网络战的幽灵已经徘徊在人类社会上空。当计算机网络成为新世纪战争的工具和战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悄然打响。如今大国之间的网络战争正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李克海 袁 文
继制海权、制空权之后,制网权这个新概念越来越受世人瞩目。在现代战争中,网络被誉为继土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领域的战争”。作为互联网世界的“老大”,在美国国防战略中,制网权被明确定义为美军需要争夺的五大制权之一,并相继发布其网络战略,将网络更紧密地与军事、政治结合在一起。
网络空间没有净土
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复杂信息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数十亿网民的生产、生活正在筑就一个不断扩展、全面交互的网络信息空间。这一空间不仅承载着巨大的国家利益和潜能,也重塑着国家安全管理的边界和维度。
最近一段时期,境外媒体不断炒作“中国网络攻击”的话题,“中国黑客威胁论”甚嚣尘上。特别是美国从恶炒中国解放军黑客大楼,到发布2013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不断渲染中国对美网络威胁。
这是一些西方大国贼喊捉贼的惯用伎俩。事实上,我国所受到的网络攻击更甚。据我国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的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上网安全正在经受着严重威胁。根据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2年,境外有73286个IP地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中国境内的电脑主机,受控主机近1419.7万个。其中位于美国的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近1051.2万个主机IP,控制中国境内主机IP数量居首位。在CNCERT监测发现的放马站点(指攻击者存放恶意程序的网络地址)中,放马站点所利用的恶意域名月均有65.5%在境外注册。这些放马站点通过植入后门对我国网站实施远程控制,美国就有7370个IP(占22.9%)控制着中国境内10037个网站。CNCERT监测到仿冒国内网站的服务器IP有96.2%位于境外,其中美国和中国香港居前两位,分别承载了18320个和2804个仿冒页面。
网络空间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个“全球公地”绝非净土。通过互联网对中国实施网络攻击,正在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个新战略。“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办法。”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这句话道出了玄机。
网络战争箭在弦上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相关人士4月27日透露,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已有46个国家组建了网络战部队。这一数量约相当于全球国家数量的1/4。而2011年调查时,只有33个,这次新增了包括日本在内的13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加紧组建网络部队,使网络战争箭在弦上。
美国在摩拳擦掌。自2006年起,美国便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网络风暴演习。2011年,《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刚推出,五角大楼就制定了一份网络武器清单,为美国如何开展网络战争提供了依据。2013年1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已秘密制定出利用网络力量攻击他国的规则,“只要美国发现他国从境外攻击美国目标的可靠证据”,奥巴马总统就有权命令对他国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这是美国首次制定出军方如何回击他国网络攻击的规则。据悉,目前美军网络司令部在编937人,并将在几年内增至4900人,算上各军种的网络战机构,美军网络部队已经是个庞然大物。另据消息透露,美军明年网络战经费将逆势增加8亿美元,增幅达到20%。
日本防卫厅2012年9月公布了应对网络攻击的指针,计划在今年内组建网络空间卫队,更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日本军国主义倾向近几年明显抬头,其借重日本网络实力的可能性也在增大,不能排除日本军国主义者将来发动一次“网络珍珠港”的可能性。因为偷袭“网络珍珠港”,可迅速扩大军国主义者的影响,同时网络攻击行为容易实施,风险又很低。
网络空间话语权之争白热化
目前,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格局正处于重构和整合之中。随着网络战力量全球化布局进程加快,国际社会网络空间话语权争夺愈演愈烈。
2009年与俄罗斯进行核军控谈判时,美国首次与俄罗斯磋商网络军控问题;同年9月12日,俄罗斯、中国、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在第66届联大上提出确保国际信息安全的行为准则草案;11月1日,在有60多个国家参加的伦敦国际网络安全会议上,俄中与英美激辩网络话语权。
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利用“塔林手册”抢占国际网络规则制定权的意图明显。今年3月18日,英国《卫报》报道,一份为北约撰写的网络战手册已经发行。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北约卓越合作网络防御中心邀请了20名法律专家,在国际红十字会和美国网络战司令部的协助下撰写了“塔林手册”。北约助理法律顾问Abbott上校在“塔林手册”发行仪式上说,手册发行是“首次尝试打造一种适用于网络攻击的国际法典”,是目前“关于网络战的法律方面最重要的文献,将会发挥重大作用。”
有学者指出,美国已经先于世界各国站上了网络空间管理与控制的最高点。在已经拥有国际网络根目录的控制权,拥有互联网构建和发展的全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如能再成功打造出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化的网络空间管理规则,国际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就真正掌握在美国手里了。
美俄加紧抢占网络控制制高点
网络空间的制高点不在地理上,而在技术上,抢占技术制高点是获取网络空间安全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美国和俄罗斯抢先一步。
网权争夺需要高水平的软硬件支持。美国在核心技术、人才储备和财政支持上远远超出其他任何国家,互联网和信息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关键设备,基本上都是由美国公司主宰,从光纤到PC机,从路由器到操作系统,从核心电子器件到基础软件,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美国手中。绝大多数顶级服务器也都在美国境内,美国一旦关闭这些服务器,国际互联网就会成为“无水的自来水管”。如果有一天,美国要对其他国家搞网络制裁,只需把根服务器与二级域名服务器的链接断开,他国网站立刻就会处于瘫痪境地,成为“信息孤岛”。而由于掌握核心技术,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研发和信息产品制造过程中,早就根据政府意图事先做好了日后对全球进行信息控制和制裁的准备。
布设太空互联网是抢占网络控制制高点的一条捷径。太空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太空互联网路由器”,采用“容断网”新技术,无需地面基础设施支撑,完全可以避免出现危机时刻的“信息孤岛”。俄罗斯航天署副署长达维多夫2010年12月22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记者会上宣布,构建太空互联网这一计划已经得到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初步估算,整个太空互联网项目的建设需花费200亿卢布(1美元约合30卢布),如果资金充足,俄罗斯从2014年起可望在5年内建成太空互联网。
(根据新华网、人民网的资料整理)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