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
苏中崛起之路应该怎么走
6月2日至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善弈者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央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惯性依赖走“老路”,必须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苏中发展的新路子;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地理的重塑,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自我封闭走“窄路”,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主动对接、积极参与、深入挖掘,在融合中分享机遇,在互动中借力发展;“两个率先”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完善和“八项工程”实施的深化,决定了苏中未来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抄“近路”,必须着力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把基础打得更加扎实一些。
罗志军
在率先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2013年第11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江苏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和举措,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在“两个率先”目标导向中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二是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三是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突破口,四是把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罗志军
自觉在“两个率先”全局中谋划平安建设
5月31日,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省委书记罗志军在会上指出,江苏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稳定“第一责任”,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自觉在“两个率先”全局中谋划平安建设。工作中,注重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平安江苏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切实把平安江苏建成“民心工程”;以源头预防为治本之策,切实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以基层基础为着力点,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以开拓创新为动力,有效破解平安建设难题;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平安建设效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重要取向,巩固和发展平安建设成果。同时,不断健全组织领导、工作责任、督查考评等长效机制,为实现长治久安提供保障。
罗志军
苏南现代化要率先迈开步子探索路子创出样子
5月3日至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建设,首先要在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上率先迈开步子。苏南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全面小康建设走在了前列,肩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标志着苏南发展站上了一个更高平台,全省“两个率先”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咬定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开辟“两个率先”实践新境界。其次,要在“怎样建设现代化”上积极探索路子。辩证看待宏观环境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变与不变,统筹谋划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顺应大势、发挥优势、转化劣势,既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又避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积极探索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第三,要在“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上努力创出样子。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突破过去靠开发园区创造局部优势的做法,实施跨区域、一体化、大范围的资源要素整合,努力打造以区域发展一体化促进区域基本现代化的现实样本,为全省推进“两个率先”提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示范。
李学勇
精心组织实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6月5日,李学勇省长就贯彻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和监管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重点,按照“整合、统一、加强”的要求,减少监管环节、明确部门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药品安全实施统一监管。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建立让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认真落实改革的重点任务,抓紧研究制定我省监管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尽快组织实施。按照上下一致的原则,整合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管理职能,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健全管理体系,加大食品药品监管投入,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改革过渡期间,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部门要继续按照原定职责承担好相应的监管任务,确保实现平稳过渡。
李学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抓重点求突破
5月8日,李学勇省长主持召开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他指出,做好今年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工作,要坚持高端引领,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抢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要努力做强企业做大产业,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产业链条长、资源循环利用、基础配套完备、集成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基地,在发展实体制造的同时提供更多后道服务和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要加强协同创新,注重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和引进一流人才,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构建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要拓宽发展视野,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定位江苏新兴产业,紧跟最新进展,把握发展方向,加强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判,及时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要大力开拓市场,分行业分阶段分批次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示范,依托市场应用促产业发展。
李学勇
苏南要立足现有基础增创新优势
5月3日至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工作会议。李学勇省长指出,贯彻落实《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实现苏南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立足现有基础,增创新的优势,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使苏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较高的开放水平等现实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新优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优势。一要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以提高创新能力增创新优势;二要扎实推进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创新优势;三要扎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建设,以统筹城乡发展增创新优势;四要扎实推进开放合作引领区建设,以扩大开放增创新优势;五要扎实推进富裕文明宜居区建设,以增进民生幸福为根本增创新优势。
王燕文
推动社科强省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6月5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把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贯穿到社科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在江苏实践的研究阐释,加强民族复兴中国梦以及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的研究,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突出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要围绕“五大高地、五大行动”目标任务,推动社科强省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把社科强省建设放在全国范围、全省大局以及社科自身发展历程中来审视,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二是着力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学科高地、重要基地,搭建重大平台,进一步抓好标志性工程;三是健全社科规划管理机制、激励评奖、成果应用转化机制,进一步完善体制保障框架。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