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萍 许文骏
在伦敦中心城区驾车出行是件难事,几乎可以用“步步惊心”来形容。虽然是欧洲最大城市,但伦敦中心城区18世纪留下的道路纵横交错,弯曲狭窄,极少高架桥,往往只是单向两车道甚至单车道,车多人多,还常有鸽子出没,稍不留神就得吃高额罚单。再把这事放在伦敦政府一再提高市区驾车成本的背景下整体盘算,就更不经济了:早在2001年政府就为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而提高停车费用,并将市区内免费停车场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结果使得伦敦停车费涨成全世界最贵的;此外,从2003年开始征收的“拥堵费”也由5英镑攀升至现今的10英镑;又传出政府正在酝酿出台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按行车路程收取高额路费的新政策……这让人们在意欲驾车出行前权衡再三。
在伦敦驾车出行难,并不是说伦敦人出行不方便。实际上,伦敦拥有“全球交通最佳城市”的美誉,即便在2012年奥运会举办期间,也能做到基本畅通无阻,这得益于伦敦在控制私家车出行的同时,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科学有效管理。
伦敦公共交通是一个由地铁、巴士、轻轨、长途汽车、火车和轮渡构成的完善系统,承担着绝大多数伦敦人和游客的出行。
1856年开始修建的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总长超过400千米,13条路线四通八达,在某些高峰时段,热点车站几乎每分钟都有地铁到站,每年运送超过十亿的乘客,是全球最繁忙的地铁网之一。伦敦上班族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地下族”,只有在地铁工人罢工的时候,街面上才会出现人山人海的局面。
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红色双层巴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马路主人”,其行驶路线密如蛛网,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舒适便捷,和地铁一道是市民出行方式的组成部分,早已成为伦敦的象征符号。
伦敦公交系统的信息指示非常方便市民及游客出行。在每个地铁站、公交站,乘客可以免费取用各种交通线路图和时刻表,实时更新的公交车及火车运行情况信息非常方便乘客安排行程,而名为“牡蛎卡”的智能卡则可以在整个公交系统内部通用,方便乘客换乘。
交通“拥堵费”的设置和施行充分体现了伦敦交通管理的灵活和智慧。首先,设置“拥堵费”的目的是控制城市私家车的数量,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用来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使市民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享用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其次,“拥堵费”的计算和收取方式比较灵活。“拥堵费”的计算和收取不通过实体收费岗亭,而依靠高科技平台完成,不会导致道路的拥堵。在征收拥堵费的区域内分布着230个摄像头,管理部门通过网络中心进行车牌识别和信息比对,确认该车是否缴费。车主缴费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灵活安排。再次,“拥堵费”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收费区域和收费金额都可随形势发展进行调整,以加强其调控效果。十余年下来,人们普遍肯定了这项措施,因为它既实实在在地减少了市中心的车流量,使交通更为顺畅,又为改善公共交通筹集了资金,同时对伦敦城市环境保护也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伦敦市政府积极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和电动车等清洁交通工具出行,不仅开辟了自行车高速公路、实施自行车租赁计划,还时常举行自行车培训等一系列活动。现任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就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他每日身体力行骑自行车上下班。现在,越来越多的伦敦人开始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每天傍晚都有大批市民骑车经由CS7自行车高速路回家。
在我国民众以手握方向盘为荣、城市管理者为电动车、自行车的管理伤脑筋的时候,伦敦政府交通管理的思路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呢?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