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 文
一是跨界发展正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发展领域不断拓展、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和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谁先突破谁将主导信息产业链条的整合与重构。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以云计算作为各项业务的重要支撑环境,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作为掌握未来产业入口的切入点,与新浪微博等合作,建立了发展优势。星巴克、耐克、宝马等企业纷纷向信息技术领域延伸,已说明信息技术与传统业务的跨越融合正成为大势所趋。
二是将重构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IBM、苹果等正凭借信息产业优势,通过建设和集聚资源,提升服务性能,从而增强自身在技术、标准、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全项目竞争能力。全球通信设备巨头,正在通过采取并购、重组购买专利等方式,构建技术标准、服务的全项目优势。国外的移动互联网龙头则围绕入口,重构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产业链整合创新趋势明显。产业链整合是将传统信息技术产业环节进行重新组织,目标是向用户提供一体化、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当前,信息领域的多环节融合趋势日益显著,使得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一个领域或者一项技术,产业链整合能力日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例如,三星电子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成为全球销售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供应商; IBM、惠普等跨国巨头正致力于满足用户对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关键软硬件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业务外包等一体化需求。
四是信息技术正不断促成交叉产业创新。如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分布式发电和大规模并网技术实现突破。在引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自身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集成化、融合化、多样化的趋势,例如大数据将进一步打破信息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边界,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在社会产业中的地位,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引擎。
一是快速密集的技术创新,为加快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球范围的信息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方向广、数量多,为进一步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将给信息技术业务开展提供更多可能和更广阔空间。
二是注入新的动力。由低向高,由点到面,逐步技术突破,不再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产业将以业态和运营模式创新为主要方式。
三是快速引燃的消费需求为支撑产业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通过拉动投资和扩大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信息消费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优势巨大。
一是核心技术不足,跨国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极大地增强了整个产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国信息产业建立起来的优势可能被削弱。
二是产业特征认识不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在产业特征、发展规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无法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难以捕捉和把握新的发展契机。
三是产业升级换代体系缺失,影响发展。美国平均每两年就会出现类似谷歌的企业,而我国信息技术市场长期陷于巨头垄断格局,阻碍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