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群众必须直面群众关切

发布时间:2014-08-20    

文/谷以成


当下,保持党群“鱼水”关系,仅停留在“大而空”的口头宣传上注定于事无补,实实在在地心系群众冷暖、直面群众关切才是正道。

直面群众关切,乍一看似乎不是问题。跟老百姓近距离零距离接触难道还有什么问题么?实际情况是,有的领导干部见到群众跟耗子见到猫似的,不乏能躲则躲、能绕则绕、能糊则糊的心理。甚至在很多场合都不敢说自己是公务员,更不敢说是领导干部了。

究其原因,除了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和媚上贱下的小人之心之外,更多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除了鼓吹GDP以外,干不了多少民生实事,群众不待见。二是言而失诚、行而失信,见到群众接不上话、交不了差。三是素质差水平低,不会做群众工作,关键时刻“掉链子”,遇到矛盾手足无措,群众不信任。四是其身不正,心里发虚,担心当众丢人现眼、露出原形。

找到上述这些问题症结,解决之道自然也就包含其中,自不待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密切联系群众上,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已经从“懒于”、“怯于”一步步迈向了“敢于”、“善于”。键对键、面对面、点对点、心贴心,各种让人怦然心动催人泪下的事例很多。

联系群众,有方式技巧问题,更有立足点出发点的问题。相形之下,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甚至可以认为是后者决定前者——只要选对了立足点出发点,正确的方式技巧自然水到渠成。

细数起来,直面群众关切也有个层次之分。第一层次,是逢年过节到群众家嘘寒问暖,送上一袋米两桶油,或者还担水劈柴拉家常,抓住孤寡老人的手掏心掏肺地说说话。第二层次,是卷起裤腿深入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帮他们解决困难调处纠纷,修桥铺路做善事。第三层次,是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群众切身利益,解决诸如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就学就业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分配的公正公平,让所有群众都有条件有尊严地活着。第四层次,是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服务政府、倡导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宏观举措,解决更为长远的群众生存空间及自由度幸福感问题,致力于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

这四个层次是联系群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四个过程,并无有高下轻重之分。基于这四个层次的认识,直面群众关切至少要学会以下两招。

第一,全面对待群众的多种利益诉求。既大处着眼,也小处着手;既锦上添花,也雪中送炭。不能因为前两个层次看得见摸得着操作简便,有声音有图像喜气洋洋,说的都是“中国好声音”,而一窝蜂一阵风地去模仿拷贝,然后就以“群众的贴心人”自居自得自我陶醉。尽管这是很多群众所迫切需要的,但容易忽略从另外两个层面上去思量、谋划、践行。

第二,准确把握群众的真实意愿。不管做什么,须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反映群众心声、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诉求。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为民做主”、“爱民如子”,未必就能把好事做好。现实中不乏有好心却没办好事的事例,原因就在不善于把握群众意愿诉求。

总的来说,直面群众关切,贵在自然、贵在用心。万不能一边表演作秀式的轰轰烈烈走过场,一边还要群众做感激涕零状配合照相;或是打着“为了群众”的旗号弄个浩浩荡荡的政绩工程,“挂羊头卖狗肉”为自己树碑立传。要谨记,刻意做出来的关系,都不可能是好关系。


(作者单位:南京市纪委)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