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 伟 刘润生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分析报告称,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自动化、物联网、云技术、先进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下一代基因组学、储能技术、3D打印、纳米新材料、先进油气勘探开采以及可再生能源等12项颠覆性技术将对2025年的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并估算,到2025年这些技术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将达14~33万亿美元。如何对这些颠覆性技术进行正确观察与判断,拥抱这些颠覆性技术并作出前瞻性决策,是对政府决策的新考验。
上述12项颠覆性技术中,多数是由信息技术直接支撑或增强的。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持续进步对于先进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知识工作自动化极其必要,下一代基因测序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高度依赖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3D打印需要使用计算机模型,并受益于在线设计共享,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技术本身就是信息通讯技术。
不同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使其影响倍增。例如,下一代基因组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可制造出新形式的癌症靶向药物。电力存储能力可以更好地将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而储能技术的发展又可能得益于纳米材料技术的进步。同样,如果没有云计算的巨大进步,促进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移动互联网就不可能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新技术将使某些劳动失去存在意义或成本优势,并产生对新技能的需求。自动化的知识工具几乎肯定会拓展劳动者的能力,但也会使一些工作完全自动化。先进机器人会使更多的手工作业自动化,甚至在服务业也是如此。因此,工商界和政界领导人既要实现技术效益,也要创新工作方式,为劳动者提供新技能。
创新者和创业者将拥有光明的前景。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和技术的迅速普及即将带来史无前例的创新和创业浪潮。比如,3D打印技术将使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分销平民化。云服务和移动互联可促进公平竞争,使小企业也能获得信息技术能力和其他资源。由这轮创业浪潮所释放的机遇和创新可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颠覆性技术对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不尽相同。以储能技术为例,对于发达经济体和增长迅猛的发展中经济体,其主要价值是让电动汽车胜过纯燃油汽车,而对于最贫穷的发展中经济体,先进电池将使数百万人获得电力,从而联入数字世界,融入全球经济。此外,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对旧技术投资少,发展中经济体有可能实现跨越,而直接采用更有效的技术。
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是很难预测的。科学进步很可能在某个环节使上述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像先进材料或储能这样的技术一旦获得突破,就能影响一系列的领域和应用,既有一些重大的直接影响,也会有众多的间接和后续影响。
颠覆性技术也会带来风险。上述技术有改善无数人生活的巨大潜力,但也会带来副作用。例如,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会带来安全和隐私受到侵犯的问题。通过网络控制的机器和物体可能会受到黑客攻击,给工厂、供应链和运输网络带来新风险。廉价的桌面级基因测序仪可能会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使用廉价的基因测序和合成设备进行的善意实验可能制造并释放出危险生物。纳米材料前景光明,但仍需进行更多实验才能弄清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在使颠覆性技术发挥活力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上述颠覆性技术影响广泛,政府需全面了解如何使本国、本地区经济受益,并制定合理的对策,努力化颠覆为积极有益的变革。
鼓励研发对本国经济最重要的技术。要帮助创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继续实施必要的大型项目、资助基础研究的同时,可开展小规模的频繁实验,并组建创新网络,支持国内外合作。
制定适当的监管政策。许多技术构成了监管和法律上的挑战。对于下一代基因组学、无人驾驶汽车等许多技术,在技术蓬勃发展之前,就需要有适当的监管政策到位。
开展标准制定工作。标准制定工作十分有益于上述突破性技术的发展,政府可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影响,并需要就知识产权、法律责任等跨国事宜开展国际合作。
实施技术教育与培训。新技术提高了入职技术门槛,政府要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再培训。
注重技术问题评估和技术价值测度。不能消极和被动应对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而是要开展慎重的技术评估,并研究如何解决技术问题。另外,还需建立更好的技术价值测度体系,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不是仅仅考虑GDP。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