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支撑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欧洲时报》报道,今年上半年,江苏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增长35%以上。蓬勃旺盛的创新活动催生大批新产品面世,江苏上半年开发高级以上新产品14000多个。报道同时指出,技术创新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内生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江苏现已有31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580多家省级创新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组成的创新企业集群。科技企业已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资源优势:江苏沿海凹地崛起的潜力所在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杂志刊文:江苏沿海地区面积是苏锡常三市面积之和的近两倍,是上海面积的五倍多,另外滩涂面积1031万亩,约占全国的1/4,而且每年还会长出3万亩的“新大陆”。这么宽裕、适合成片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加上还有港口、腹地等优势,这在江苏乃至中国东部沿海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是为数不多的地区之一,尤其在江苏历来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的情况下,将是未来最大的增长潜力所在。
电子商务: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刊文:当前,江苏省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11年,江苏省将电子商务列为六大服务业新兴产业之首,明确了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经过几年的努力,江苏涌现出一批起领衔作用的骨干电商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火车头。苏宁易购、买卖宝、中国制造网、红豆商城、5R网、宏图三胞、同程网七个企业进入商务部2013-2014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
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九种模式
《中国商贸》杂志刊文:近年来,江苏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走出去”的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9种成功的模式。一是传统的贸易出口,二是收购海外矿山开采权,三是进驻境外经贸合作区,四是绿地投资,五是跨国并购,六是投资参股,七是海外上市融资,八是境外研发投资,九是品牌国际化。
“营改增”:加速苏州服务业从传统制造业中分离
《中国税务报》报道,“营改增”这一推进制造业升级、解决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的重要措施为苏州市推进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新机遇。自“营改增”试点以来,苏州市新开业的主营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6000户,注册资本总额超百亿元。按“营改增”试点初期纳税人户数算,新开业“营改增”试点户数增幅达22%,高于同期非“营改增”试点纳税户增幅14个百分点;新开业户中,研发技术服务、鉴证咨询和文化创意3个行业户数占比高达64%。
昆山工研院:政府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的现实样本
《中国投资》杂志刊文:作为昆山市政府全额投资打造的自主创新平台,昆山工研院三年10个亿的资金投入在全国县级市里首屈一指。昆山工研院的设立是制度上的一大突破。首先,工研院被界定为“实行企业化运作的独立法人”,从而得以高效率运作。其次,工研院又被定义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以开展技术应用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为己任。
江苏成为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省份
《工人日报》报道,江苏省是西气东输最主要的天然气市场之一,也是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省份。截至今年8月底,仅江苏一个省西气东输管道实现供气88亿立方米,占江苏天然气总消费量的87%。近年来,天然气在长三角一次能源中比重逐年增加,尤其是中石油江苏LNG项目、西二线上海支干线和川气东送工程投产后,持续推动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