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工作牵头抓总水平

发布时间:2014-08-20    

文/张兆江


当前,各地对人才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才优先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但随着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开始显现:

一是人才“GDP”和不良竞争出现苗头,人才竞争成本上升,效益下降。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将“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内容,并与经济奖惩和干部评价相挂钩,对推动工作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地方由于考核指标只体现了人才的数量,而没有反映人才的效益和作用发挥情况,出现了所谓的人才“GDP”。在这样的考核“指挥棒”指挥下,一些地方不管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不管能不能发挥作用,也不管产投比如何,都不惜代价引进所谓人才,不断推高人才价码。与此同时,一些人才在行政力量的一再鼓动下,也不管自己是否具备创业的条件,反正有政府支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创业历程,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更有甚者,扛着人才的旗号到处铺摊子获取财政支持,结果使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资“打水漂”。

二是党委组织部门人才工作越做越多、越做越具体,而相关政府部门职能逐步弱化,积极性下降,职能错位导致人手不足与人浮于事现象并存。由于人才工作面广量大,涉及部门多,组织部门通过发挥自身政治优势,整合行政资源推动重点人才工程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人才发展浓厚氛围还未充分形成的阶段,组织部门通过一些具体的抓手推动形成人才工作的声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但当人才工作的声势形成之后,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地方未能正确区分党委与政府、行政与市场的关系,组织部门抓人才工作头绪越来越多、人手越来越紧张,甚至由牵头抓总变成事无巨细,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虽然人手充足,却“甘居二线”。

三是企业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这里所说的企业包括两类,一类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一般企业,另一类是配置人才资源的投融资企业。从一般企业的角度看,部分企业对人才重视不够、舍不得投入的现象依然存在。从投融资企业、特别是创业投资企业看,并非其本身缺乏投资人才的热情,而是行政手段对人才市场的过度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市场的真实状况,影响了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更重要的是,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其配置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而一些地方人才工作的现实情况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亦有类似之处。

各级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人才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部门怎样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抓人才工作,这是个大问题。必须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着力在提高牵头抓总水平上下工夫。

确立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一是人才工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理念。人才工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是党管人才的内在要求,必须把各类优秀人才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形成全民族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二是人才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要按照牵头抓总的要求,合理确定组织部门做人才工作区间,抓大放小,坚决防止大包大揽、眉毛胡子一把抓,坚决防止以党代政、以部门代党委,以现在的“有为”追求将来“无为”之境界。同时,牵头抓总也不能从中央到基层上下“一般粗”,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中央、省要宏观些,市、县可以适当具体些,上级要给下级留下创新空间。三是人才配置市场化导向的理念。统筹运用好市场与行政“两只手”、“两个杠杆”,在运用行政手段推动人才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好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将市场化配置作为人才工作的最终追求目标。

探索科学的人才工作方法。作为市县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抓重要规划和政策的设计。就是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以用为本的基本方针,对人才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制定一个既与国家、省、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相配套,又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发展规划,从总体上把握和统筹推进好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及海内外、高中低各层次人才资源开发,形成区域、行业、部门相互衔接、有机配套的人才发展体系。二是抓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突出抓好影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并按照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组织部门直接抓的人才工程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能够“四两拨千斤”,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抓重大活动组织。通过定期牵头组织一到两个具有影响力的人才活动,打出品牌,形成声势,营造重才爱才和各方齐抓共管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抓重点人才服务。通过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重点人才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等,及时了解人才所思所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汲取决策智慧,提高人才工作成效。五是抓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按照牵头抓总的要求,合理划分部门工作职责,完善考核推进机制,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工作积极性,真正形成人才工作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一是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在设计考核指标时一定要根据阶段性工作目标合理设置考核体系,并且坚持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便于数据采集和统计汇总。二是评估方法要客观公正。既要看实绩也要看基础,既要看总量也要看增幅,既要看当前也要看长远,既要重视对下级人才工作考核,也要加强对部门人才工作情况的评估,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三是结果运用要注重导向。要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把人才工作作为党委政府而不仅仅是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突出人才工作重在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形成“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让人才在市场大潮中、事业平台上长才干、显身手、受尊敬。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