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 阳
如何解决城市马路摊点管理难题一直广受瞩目。济南市城管部门从2010年起年年推出“西瓜地图”,一改过去的“围追堵截”,引导瓜农有序进城直销西瓜。每年西瓜上市季节,有关“西瓜地图”的新闻总会出现在各类媒体,有的城市开始效仿。
一张地图能引起舆论长期关注和不断褒奖,说明该举措深得民心。早在2006年6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河南洛阳时就曾说:“城市管理要搞,也要让农民卖桃。”近几年来,城市马路摊点管理的矛盾愈发激化,民众不愿意继续看到城管与小贩的暴力冲突,给小贩一点合法经营空间成了大多数人的普遍想法。
尽管“西瓜地图”展现了城市管理的新思路,但其作用也不宜被过分夸大。西瓜作为季节性大量销售的农产品,国内城市基本上都会允许瓜农在夏季两三个月内进城摆摊销售,这种做法的历史比起“西瓜地图”要“悠久”很多。此外,夏季有“西瓜地图”引导瓜农进城卖瓜,其他季节以及南瓜、冬瓜、红薯怎么办?瓜农进城卖瓜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季节性行为,对农户自产自销,历来有区别于普通小贩的政策或管理规定。可见,“西瓜地图”有诸多局限性,一张地图年年被报道,却很难解决城市马路摊点管理的难题。
城市马路摊点管理的难点在于:一是部分小贩确实是为了生存摆摊,城管按照城管法规处罚,合法却不合情;二是即便政府设置疏导摊点(群),却往往因为城市空间有限,无法满足更多人的需要,矛盾依然突出。在此情况下,“西瓜地图”的作用便远远不如建立“小贩档案”来得重要了。
建立“小贩档案”的难点在于摸清小贩群体的基本情况。人们普遍认为小贩是弱势群体,摆摊是为了养家糊口,其实小贩群体远比想象的复杂(有白领开私家车摆摊,相信很多人都见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很多城管部门对小贩群体仍然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比如,广州城管先称广州有小贩30万人,后又称有50万人,统计数据的幅度有些大。政府只有逐步建立“小贩档案”,区别小贩的不同情况,相关部门才能分别采取帮助另行就业、帮扶救济、安置到疏导区摆摊等手段处理,城管则只对少数长期不服从管理的违法小贩进行处罚,这就会大大地减少矛盾。
但是如此仍然有问题,这便是“城市空间有限”的问题。小贩占道经营的同时,机动车停车问题也日益突出,道路资源十分紧张。你让城市管理部门将空地划作停车场地还是设置摊位?怎样做都不会让大家满意,真难!具体怎么做恐怕得多听听周边群众的意见。在资源紧张的条件下设置摊位,一定要优先照顾真正困难人群,严防滋生不公和腐败。谁是真正困难人群?要有“小贩档案”!
“小贩档案”不仅是设置摊位的依据,还可以作为管理和处罚的依据。南京等地城管首创了“12分驾照式管理法”:对于疏导摊群内的小贩,发现违反规定即记录扣分,并不处罚,扣完12分则给予取消其摆摊经营资格的“处罚”。这种办法既能减少矛盾,也能督促小贩自觉遵守法规。城管对占道经营小贩建立日常管理和处罚档案,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体现,执法发生冲突时甚至还有“自证清白”的作用,更加令人信服。
(作者系南京市玄武区城管队员)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