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德政工程
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习近平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习近平
推进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10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中指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他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
习近平
实施创新驱动不能等待观望
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习近平
用改革创新思维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总的思路是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和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途径,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结构升级、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稳扎稳打开展下去。第一,通过创造有效需求,消化一批产能;第二,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向境外有序转移一批产能;第三,通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整合一批产能;第四,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更多使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市场机制有其盲目性,法律的、行政的措施也不能少,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李克强
依靠深化改革 促进转型发展
11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黑龙江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座谈会,就如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听取意见。他强调,要以改革稳增长、促发展,以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要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上下联动,把简政放权的措施落到实处,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服务,使经济更加充满活力。以改革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投融资体制和金融领域改革,促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服务业,调整优化城乡、区域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要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健全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避免制度碎片化,完善养老保险、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构建相互衔接、运行有效、保障特困群众的兜底制度,防止冲击社会心理底线的事件频繁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李克强
寻找转型升级与合理增长“黄金平衡点”
10月3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说,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支撑,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保就业就难以解决。因此,我们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使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保证较为充分的就业,同时要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提质增效,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