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 权
宋元之际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后,江南吴越之地海纳百川、汇通天下,积聚了丰富强劲的传统文化气场,至封建盛世时达于顶峰,期间涌现了一批批思想深刻、造诣独特的文化大家,形成了一个个气质相近、风采各异的文化重镇,常熟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名珠。
在常熟市政协编撰的《常熟状元》和《虞山文化流派》两本专著中,作者以饱满的深情、理性的评析,揭示了常熟科甲鼎盛、“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深厚历史背景,描绘了虞山文化在明清之际的辉煌确立和壮丽井喷,解析了那些蕴藏在山水深处、家园背后的优秀文化基因,挖掘了传统文化底蕴中最具生命力的根基和元素。掩卷抚摩,如汩汩清泉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常熟状元》一书,用浓重的笔墨叙述常熟8名状元、9名榜眼和探花的科名功业,对百名进士的生平业绩作简介,并刊出常熟历代进士的名录。通读此书,可以感受到常熟的状元和进士无论是出身仕宦还是贫寒人家,几乎都有远大的志向、出众的才能和高洁的品节;8名状元不论他们善文、善武还是善政,也不论他们人生如何跌宕起伏、气象万千,都秉承传统士大夫忠贞、忠诚、忠毅的胸襟气骨,始终如一地忠君爱国恤民,勇进而能淡出,做到治学勤勉、从政清廉、办事谨严、为人谦善。
《虞山文化流派》全书分虞山琴派、诗派、画派、印派、书派和藏书流派等部分,详细阐述了这些常熟文化奇葩的形成发展和深远影响等。如虞山琴派,明初先得之于浙派徐门传授,明中叶由“一代琴宗”常熟本地人严天池创始,并直接影响以后广陵派、诸城派的产生发展以及日本古琴派的流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当代古琴界泰斗吴景略再次推向高峰。如虞山画派,可上溯至元代黄公望,绵延至清代王翚等,俩人分别以传世国宝极品《富春山居图》和《康熙南巡图》而领袖群伦,并促成虞山画派发展的几次高峰,成为有清一代影响最大、声誉最著的正宗山水画派之一。琴、诗、画、印、书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标志性符号,一个地方在这方面的兴盛和创作能够冠之于“派”,根本的不仅仅是要有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在业界有登顶一呼的领军人物,还必须要有开风气之先的独创和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对国内其它主要文化流派的创立、发展所起的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虞山文化流派正是以其丰厚的底蕴和非凡的功力做到了实至名归,这本书给出了令人心悦诚服的论证。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研究室)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