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现代化领跑全国
美国《侨报》报道:2013年,江苏继续保持粮食“自给有余”,粮食总产达684.6亿斤,8000万江苏人饭碗装满“江苏粮”。这主要得益于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中国领先,其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2%,居中国第一;其水稻单产达565.6公斤,连续多年居中国主产省之首。报道指出,农业现代化基础是科技,重点是“良种+良法”。江苏的超级稻品种多达16个,占中国的15.8%,水稻育种技术获得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背后,是政策和人才的有力支撑。江苏每年在农业科研自主创新上的单项投入达两亿多元。
科技超市:江苏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形式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刊文: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是江苏省适应地方经济特点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组织开展的科技服务模式创新,借鉴了流通业的现代商品超市理念,围绕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以市场手段将原本无形和分散的农村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到服务超市的平台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便利通道。文章指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设立了完整的组织架构,明确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级店面的职责、服务功能,形成了特色明显的科技要素传递机制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并在农业科技资源整合、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形成了高效的运行特征,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江苏创业投资呈现集聚效应
《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刊文:自2007年以来,江苏一直是创业投资金额集聚最多的省份。根据2006年至2011年江苏省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本地及异地的情况来看,投资金额呈总体上升趋势,尤其是投资异地的金额明显高于在本地的投资金额。这表明江苏的创业投资企业在促进异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上强度在不断提升,同时表明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尤其是苏锡常地区,在促进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过程中,创业投资的区域集聚作用在不断增强。江苏作为创业投资集聚区域,已形成以苏锡常地区为集聚地,以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及生物技术、软件及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为龙头,以发展现代农业与服务业、传统制造业为骨干的产业集群。
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需强后劲
《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刊文: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江苏完成了知识产权大省的建设,但相对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内涵要求,强省建设在规模、质量、效益、后劲上都还有许多不足。从规模上看,江苏省发明专利授权、PCT专利申请、有效注册商标等一些总量指标,与广东、北京、上海差距较大;知识产权大户少,类似华为、中兴等发明专利拥有量超千件的企业,江苏省还没有。从质量上看,江苏省维持5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数量远低于北京、广东,国际知名品牌仅有2个,核心版权占GDP的比重为3.69%,低于上海、北京。从效益上看,江苏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73件,远远低于日本、美国。从后劲上看,江苏省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队伍还存在从业人员不稳定,专业技能不精通等突出问题,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相对缺乏,江苏仅有专利代理人430人,仅占全国的5.3%,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传统代理服务比较多,新兴业态相对较少,苏南地区实力比较强,苏中、苏北地区相对较弱,发展还不平衡。
江苏沿江港口内涵式发展严重不足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刊文:虽然江苏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较高,但增幅自2010年以后逐年收窄,究其原因,除了港口吞吐量本身易受国内外宏观经济贸易环境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港口的功能要素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一方面,资源浪费严重,硬性约束加剧;另一方面,港口服务水平不高,要素增值能力较弱。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