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滨:调结构不能取代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4-08-21    

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传统式调结构往往是通过行政力量去强行改变各种比例关系,造成越调越乱,越乱越调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传统式调结构惯用的强制性的计划和行政手段不仅加剧了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还扩张了行政权力,违背改革的基本方向,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调结构”概念长期被泛用,容易掩盖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经济工作的着眼点往往放在一些指标比例上,使我们在数字上做文章,难免忽略对经济问题的深刻分析。更重要的是,调结构往往取代了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很多亟需推动的改革踏步不前。

当正本清源,抛弃经济结构调整的传统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原则,重点应该放在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化改革上。

比如,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最重要的改革领域,是最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调整的经济结构。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让所有的公民享有公平的工作机会和公共服务,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全国劳动力市场有效运转的前提。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保护农民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城镇化进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这两项重大经济结构调整,会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城镇化率是一个经济结构指标,但我们不能以传统的调结构方式做数字上的表面文章,更不能用简单的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推动城镇化。应当以城镇化为中心,系统地设计和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减少和取消在城镇化中过多的行政扭曲力量,坚持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来推动新型城镇化。

再比如,现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难以为继,产业升级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非常重要。过去的实践已经证明,靠简单的规划战略产业,过度的优惠和补贴,以及政府直接投入,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政府可以对于环保、节能以及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予以鼓励和补贴,对于高端机器设备的引进和装备能力予以支持,但应当减少或避免直接定投资项目定生产规模的做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