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组织如何更好承接政府职能

发布时间:2014-08-21    

文/郑德巍

行业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而新一轮简政放权为我国行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带来新机遇。但从目前情况看,行业组织只有逐步走向成熟,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

让行业组织回归本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关系受计划经济影响很深,受政府影响大于市场影响,做好行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工作应当让行业组织回归市场。一方面,政府与行业组织要确实做到管办分离。目前大部分行业组织由政府部门发起组织,部分组织领导由政府部门指派或委托一些离退休公职人员担任行业组织领导,甚至有些行业组织财务核算由政府部门把控。因此行业组织具有行政化倾向明显、政社不分、管办一体、责任不清的特征。让行业组织回归市场,前提是厘清行业组织和政府的关系,加快推进政府与行业组织管办脱离,做到人员脱离、机构脱离、财务脱离,力避行业组织成为“二政府”。另一方面,政府应确实放开对工商经济类行业组织的注册登记。20133月,国务院要求放开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的直接申请登记,这是推动行业组织去行政化的重大突破。但是各地政府对公益类社会组织放开比较彻底,对工商经济类行业组织的放开还不尽如人意。政府应确实保障工商经济类行业组织注册登记不用经过主管业务部门审查同意,简化注册登记程序。

让行业组织有更大选择空间

各地政府下放职能中更多是诸如产品市场推广、行业调研等边缘性内容,而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准入等实质性职能下放不多,致使行业组织选择承接政府职能的空间不大。有的政府部门甚至收回了部分原由行业组织承担的市场性职能。鉴于此,政府应依据市场实际需求进一步下放职能,让行业组织有更大选择空间。首先,政府应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对于适宜由行业组织承担的某些职能积极主动下放。其次,应建立健全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行业组织的需求和建议,提供业务程序、办事指引等服务,推进行业组织和政府的对话沟通。再次,还应拓宽行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选择方式,更多购买行业组织的服务项目,增强其服务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让行业组织真正适应市场

我国的行业组织发展还不成熟,发展观念、数量规模和整体素质都不高,有的行业协会、商会没有独立的办公人员,人员由协会主导企业的员工兼任,有的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会费处置不够透明,缺乏服务行业的社会公信力等等。特别是行业组织的数量与市场经济规模还不匹配,比如南京市的经济类行业协会和商会只有不到400个,平均从业人员只有3.7人,大部分行业只有一个行业组织,不符合“一业多会”的市场化原则。政府要鼓励引导各行业按照市场需求自主建立行业组织,形成行业组织“一业多会”的公平竞争格局。在此基础上,政府还要加大对行业组织监管规范的力度。在不直接干预行业组织运作的前提下,建立行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督促行业组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业组织的职业道德行为,增强行业组织的服务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作者系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本社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4号楼 邮编:210004 电子邮箱:qz@qunzh.com

办公室电话:(025)832198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5)83246532,(025)83219815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

Copyright @ qun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群众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847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01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